根据公开数据,截至 2025 年 4 月 29 日,小米汽车的实时销售数据尚未完全披露。以下是结合权威机构和行业平台发布的最新信息整理的关键进展:
一、核心数据与市场地位
- 2025 年第一季度表现
乘联会及中汽数研数据显示,小米 SU7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以75,869 辆的零售销量位居中国中大型轿车市场榜首。这一成绩远超奥迪 A6L(45,148 辆)、奔驰 E 级(33,302 辆)等传统豪华车型,且在新能源车型中连续六个月保持单月交付超 2 万辆的稳定输出。
- 细分市场渗透率:在中大型轿车市场,新能源车型占比达 70%,小米 SU7 凭借智能化配置与性价比优势,成为推动市场变革的核心力量。
- 产能与订单:截至 3 月底,小米 SU7 累计锁单量超 43 万台,剩余未交付订单约 15 万台,交付周期最长需等待 49 周(约 11 个月),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旺盛。
- 4 月销量动态
- 周度数据:2025 年第 13 周(4 月 7 日 - 13 日),小米汽车以0.78 万辆的周销量位列新势力品牌第四;第 16 周(4 月 14 日 - 20 日),周销量提升至0.72 万辆,环比增长 14%,月销突破 3 万辆的目标进入冲刺阶段。
- 累计销量:截至 4 月 20 日,小米 SU7 的累计销量已达9.44 万辆,同比增幅高达 1591.6%,成为新能源市场增速最快的车型之一。这一数据超过特斯拉 Model Y(9.42 万辆),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二、产能与交付能力
- 产能爬坡
小米汽车正加速提升产能,3 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辆,4 月预计月产能和交付量将突破 3 万辆。据行业分析师预测,小米汽车 2025 年实际产量可能达到 45 万辆,远超官方最初设定的 35 万辆目标。
- 供应链支持:小米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商合作,确保核心零部件供应稳定。同时,充电网络覆盖全国 95% 以上高速公路服务区,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 车型布局
除 SU7 外,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预计起售价 23.59 万元。新增的 835 公里续航版本(搭载 110 千瓦时电池)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三、市场竞争与行业影响
- 新能源市场格局
2025 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 47.3%,4 月预计突破 51.4%。小米 SU7 在新能源车型总销量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吉利星愿、五菱宏光 MINIEV、特斯拉 Model Y 和比亚迪海鸥。
- 细分市场优势:在中大型轿车领域,小米 SU7 的市场份额已接近 26%,远超传统豪华品牌,成为新能源替代燃油车的典型案例。
- 行业挑战与机遇
- 产能瓶颈:尽管小米汽车产能持续提升,但订单积压问题仍未完全缓解,部分用户需等待近一年才能提车。
- 技术争议:4 月发生的一起自动驾驶事故引发行业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讨论,小米强调其系统符合 L3 级标准,但需驾驶员保持注意力。
四、数据获取建议
- 官方渠道:小米汽车销量数据通常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或季度财报发布,建议关注 “小米汽车” 官方账号获取实时动态。
- 第三方平台:汽车之家、易车等平台会汇总终端销量数据,可通过 “小米 SU7 销量” 等关键词搜索最新统计。
- 行业报告:乘联会、中汽协等机构每月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包含品牌及车型的详细销售数据。
总结
截至 2025 年 4 月 29 日,小米汽车的实时销售数据尚未完全公开,但根据现有信息,其首款车型 SU7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表现强劲,4 月销量持续攀升,产能提升至月均 3 万辆。随着 YU7 等新车型的推出,小米汽车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建议持续关注官方公告及行业机构数据,以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