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谁代工

2025-04-29 13:09:12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代工合作呈现出 **“自主生产为主、外部合作为辅”** 的多元化格局。以下是结合最新动态的详细分析:

一、核心产能:自建工厂主导生产


小米汽车的核心产能已转向北京亦庄自建工厂,这是其战略重心的重要体现:

  1. 北京工厂一期与二期
    北京工厂一期于 2023 年 6 月竣工,年产能 15 万辆,实际产能利用率已突破 200%,支撑了小米 SU7 的初期交付。二期工厂于 2024 年 3 月动工,2025 年 3 月竣工,主要生产新款 SUV 车型 YU7,预计年产能可达 30 万辆。

    • 技术自主性:雷军在 2025 年 3 月明确表示,小米 SU7 Ultra 搭载了自研自产的电机,并强调 “以往经常代工被骂,这次自己造电机”,显示小米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垂直整合。

  2. 武汉工厂的布局
    小米正与东风汽车洽谈在武汉建设新工厂,计划利用东风云峰工厂的闲置产能(年产能 30 万辆)。但合作模式尚未最终确定,东风更倾向于合资生产而非单纯代工,以保留品牌话语权。若谈判成功,武汉工厂将成为小米在华中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


二、外部合作:代工模式的阶段性角色


尽管自建工厂成为主力,小米在部分车型或产能紧张时仍依赖外部代工:

  1. 北汽集团:历史合作与资质过渡

    • 早期代工:2023 年至 2024 年,小米 SU7 曾借用北汽越野的生产资质,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代工。
    • 资质独立:2024 年 8 月,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企业名称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彻底结束与北汽的代工关系。

  2. 富士康与长城汽车:供应链深度绑定

    • 富士康:负责智能化组件生产,如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传感器等,而非整车代工。
    • 长城汽车:旗下蜂巢能源为小米提供电池技术支持,双方在电动化领域有深度合作。

  3. 江铃集团:特定车型代工
    小米投资的电动跑车品牌 “羿驰”(SC01)由江铃集团新能源代工生产,定位两座纯电跑车,售价 22.98 万元,与小米主品牌形成差异化布局。


三、未来趋势:从代工到生态合作


小米的战略正从 “代工依赖” 转向 “生态协同”:

  1. 产能扩张:2025 年小米计划生产 45 万辆汽车,远超官方目标的 35 万辆,主要依赖北京工厂一期、二期及武汉工厂的产能释放。
  2. 技术开放:雷军在 2025 年 3 月提出 “共享资源统一标准”,未来小米的智能生态产品可能搭载于其他品牌车型,推动行业协同。
  3. 区域布局:除北京、武汉外,小米还在探索其他生产基地,如与东风集团合作的武汉工厂,以辐射全国市场。

四、总结:代工退居二线,自主生产成为主流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代工合作已从 **“整车代工”转向“供应链协作”**,主品牌车型(如 SU7、YU7)均由自建工厂生产,仅在特定领域(如电动跑车、零部件)保留外部合作。这一转变标志着小米汽车从 “代工新势力” 向 “全产业链车企” 的升级,也为其长期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687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