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米集团 2024 年财报及第三方机构数据,小米在 2024 年智能手机业务取得显著增长,全年出货量达1.69 亿台,同比增长 15.7%,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 13.8%,连续 18 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这一成绩背后是小米在高端化、全球化和生态协同战略上的持续突破,具体表现如下:
一、核心销量与市场地位
- 全球市场表现
小米以 13.8% 的份额位居全球第三,与第二名三星(18%)、第一名苹果(18.7%)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头部品牌中,小米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厂商,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印度、东南亚、欧洲等市场的持续扩张,以及新兴市场的本地化运营策略。
- 中国市场强势复苏
2024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 5.6%,小米凭借16%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第四季度更是以 28.4% 的同比增速跃居第三。在 4000-5000 元价位段,小米以 23.3% 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小米 14 系列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全年高端机型(3000 元以上)出货占比提升至 25%,推动平均售价(ASP)从 2023 年的 1081.7 元增至 1138.2 元。
二、增长驱动因素
- 高端化战略成效初显
小米 14 系列搭载骁龙 8 Gen3 芯片和徕卡影像系统,首销 5 分钟销量超 60 万台,三个月累计突破 280 万台,刷新 Redmi K 系列纪录。折叠屏领域,小米首款竖折机型以 7.4% 的份额跻身中国市场第四,推动折叠屏出货量同比增长 30.8%。
- 生态协同效应释放
小米汽车 SU7 的热销对手机业务形成反哺。SU7 全年交付 13.69 万辆,带动小米品牌科技属性提升,一季度中国市场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40%,创五大品牌增速新高。小米澎湃 OS 2.0 的发布进一步打通手机、汽车、IoT 设备的互联体验,增强用户粘性。
- 技术研发投入加码
2024 年小米研发支出达 241 亿元,同比增长 25.9%,重点布局 AI、智能驾驶、超级电机等领域,获得全球专利超 4.2 万件。例如,小米澎湃 T1S 信号增强芯片在小米 15 Pro 上首发,提升复杂场景下的通信稳定性。
三、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
全年收入 1918 亿元,同比增长 21.8%,但受芯片等成本上涨影响,毛利率从 2023 年的 14.6% 降至 12.6%。分地区看,中国市场贡献约 27% 的销量,印度、欧洲市场各占 17% 和 17%,海外市场整体占比达 73%。
-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
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 1041 亿元,同比增长 30%。智能大家电表现亮眼,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增长超 50%、30%、45%,推动该业务毛利率提升 3.9 个百分点至 20.3%。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全年收入 328 亿元,SU7 系列交付 13.69 万辆,均价 23.4 万元。尽管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经调整净亏损 62 亿元),但第四季度毛利率攀升至 20.4%,接近理想汽车同期水平,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四、行业趋势与挑战
- 市场复苏与竞争加剧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 6.2%,中国市场增长 8.7%,但高端市场仍由苹果主导(66% 份额),华为、小米等国产厂商需进一步突破技术壁垒。
- 成本压力与盈利平衡
核心零部件涨价导致手机毛利率下滑,汽车业务亏损收窄但尚未盈利。小米计划 2025 年将汽车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通过规模效应优化成本结构。
五、未来展望
小米在 2025 年一季度延续增长势头,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 14%,与三星、苹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随着小米汽车 YU7 的推出和澎湃 OS 生态的完善,手机与汽车的协同效应有望持续释放。若能在高端市场巩固优势、优化供应链成本,小米有望在 2025 年冲击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