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海外销量预计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尚未正式进入大规模海外市场。以下是基于现有数据的详细分析:
一、小米汽车的海外战略时间表
- 2025 年:国内市场优先
小米汽车的核心战略是先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根据小米总裁卢伟冰在 2025 年 3 月的业绩会上明确表示,汽车出海的复杂度远超预期,因此2027 年才是小米汽车的出海元年。2025 年的重点仍集中在国内产能提升和供应链优化,例如将全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提升至 35 万辆,并计划推出首款 SUV 车型 YU7 以丰富产品线。
- 海外布局筹备阶段
尽管尚未正式销售,小米已启动海外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
- 研发中心建设: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专注于高性能车型的技术研发和本地化适配。
- 供应链试水:考虑在波兰设立 KD(散件组装)工厂,利用欧盟内部关税豁免政策降低成本。
- 人才储备:聘请宝马、法拉利等车企的资深工程师,组建欧洲技术团队。
二、2025 年海外销量的实际可能性
- 正式出口尚未启动
小米汽车官方明确表示,2025 年没有海外销售计划,仅在 MWC 等国际展会上展示车型。目前海外市场的信息主要来自非官方渠道,例如俄罗斯倒爷通过平行出口方式将小米 SU7 带入东欧市场,但这类销量规模极小且缺乏官方数据支持。
- 行业预测与市场预期
- 国内销量主导:2025 年小米汽车的销量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根据乘联会数据,小米 SU7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以 7.59 万辆的成绩成为中国中大型轿车销量冠军,全年国内销量预计在 35 万 - 45 万辆之间。
- 海外销量几乎为零:高盛等机构的预测报告中,2025 年小米汽车的销量目标(如 YU7 车型 8.5 万辆)均指向国内市场,未提及海外销售。行业分析普遍认为,小米汽车的全球化进程需等到 2027 年之后才会实质性展开。
三、影响海外销量的关键因素
- 供应链与产能限制
小米汽车目前的产能主要用于满足国内订单。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累计交付量已超过 20 万辆,但仍有 15 万辆订单未交付。优先保障国内市场需求是 2025 年的核心任务,海外扩张需等待产能进一步释放。
- 法规与本地化挑战
汽车出海涉及复杂的法规认证(如欧盟的 WVTA 认证)、充电标准适配(如 CCS 接口)、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等。小米计划在欧洲采用 “体验中心 + 线上预售” 模式,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成。
- 市场竞争与品牌认知
海外市场已被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占据。小米需通过差异化竞争(如智能生态整合、高性价比)建立品牌认知。例如,小米 SU7 的 HyperEngine 电机和 CTB 电池技术虽具竞争力,但在海外市场的技术认可度仍需时间验证。
四、未来展望:2027 年之后的出海潜力
- 市场目标
小米计划分阶段进入欧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其中欧洲被视为战略重点。德国研发中心的设立将助力车型的本地化调校(如纽博格林赛道测试),提升产品竞争力。
- 销量预测
行业分析认为,若小米汽车能在 2027 年顺利出海,凭借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和生态链优势,其海外销量有望在 3-5 年内达到 10 万 - 20 万辆 / 年。例如,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已从 2023 年的 2% 提升至 2025 年的 8%,小米或可借鉴其 “高性价比 + 本地化生产” 策略。
结论
综合现有信息,2025 年小米汽车在国外的销量预计几乎为零,其战略重心仍集中在国内市场的产能扩张和品牌建设。海外市场的正式启动需等到 2027 年,届时小米将通过本地化生产、技术适配和差异化定价逐步拓展全球份额。若需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建议关注小米 2025 年底的财报或 2026 年初的战略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