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信息,2025 年款小米 SU7 的玻璃配置存在分部位、分版本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一、不同部位的玻璃结构
- 前挡风玻璃:全系标配三层镀银夹层玻璃。
-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镀银,银层厚度 50-300 纳米,在保持透光率 > 75% 的同时,可反射 90% 的红外线,紫外线隔绝率达 99.5%。
- 这种结构不仅隔热效果优于传统单层玻璃(红外线隔绝率提升近 40%),还通过夹层 PVB 胶层的阻尼效应吸收高频噪音,实测 120km/h 时速下风噪降低 6dB。
- 为解决金属镀膜可能引发的信号屏蔽问题,福耀玻璃对玻璃进行了区域性激光除膜处理,预留 ETC、GPS 等信号接收窗口,确保导航和通信不受影响。
- 全景天幕:全系标配双层镀银玻璃。
- 紫外线隔绝率达 99.9%,红外线隔绝率超 99.1%,暴晒 1.5 小时车内温度较传统方案低 12℃,空调能耗减少 30%。
- 双层结构通过中间的空气层进一步提升隔热性能,同时支持电动遮阳帘的选配,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 侧窗与后挡玻璃:
- 标准版 / Pro 版:采用单层钢化玻璃,但配备 UV-IR 涂层,紫外线隔绝率 > 99%,并通过陶瓷纳米颗粒选择性吸收红外线。
- Max 版 / Ultra 版:升级为多层隔音玻璃(具体层数未明确,但参数配置表标注为 “多层隔音玻璃”),结合声学夹层技术,中高频噪音降低 6dB,静谧性接近奔驰 S 级。
二、配置版本差异
版本 | 前挡风玻璃 | 天幕玻璃 | 侧窗 / 后挡玻璃 | 隔音性能 |
---|---|---|---|---|
标准版 / Pro 版 | 三层镀银夹层 | 双层镀银 | 单层钢化 + UV-IR 涂层 | 120km/h 噪音 65dB |
Max 版 / Ultra 版 | 三层镀银夹层 | 双层镀银 | 多层隔音玻璃(声学夹层) | 120km/h 噪音 62dB |
- Max 版 / Ultra 版的侧窗采用多层隔音玻璃,结合车身密封胶条、地毯隔音棉等设计,将车内噪音控制在 62dB(120km/h 时速),达到豪华车水准。
- 标准版 / Pro 版的单层侧窗虽未采用多层结构,但 UV-IR 涂层和无框车门的密封设计仍能有效隔绝紫外线和部分噪音,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三、技术亮点与用户反馈
- 隔热性能突破:
- 前挡风玻璃和天幕的镀银技术彻底解决了电动车 “温室效应” 问题,用户实测夏季暴晒后车内温度比贴膜方案低 12℃,空调能耗减少 30%。
- 侧窗的 UV-IR 涂层使内饰塑料件寿命延长 2 倍,乘员皮肤光损伤风险下降 87%。
- 隔音与安全兼顾:
- 多层隔音玻璃与车身结构优化(如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空气弹簧)共同作用,Max 版 / Ultra 版的 NVH 性能超越同价位竞品,高速行驶时车内对话清晰度提升 40%。
- 前挡风玻璃通过 1500MPa 热成型钢边框固定,抗冲击性较传统设计提升 30%,通过 C-NCAP 五星碰撞测试。
- 用户争议与解决方案:
- 部分用户反馈基础版侧窗在高速行驶时风噪较明显,小米通过 OTA 升级优化了空调系统和音响主动降噪算法,间接提升了隔音体验。
- 针对前挡风玻璃镀银层可能引发的信号问题,官方提供免费更换玻璃或加装信号放大器的解决方案,确保导航和通信稳定。
四、总结与建议
- 追求极致舒适:推荐选择Max 版 / Ultra 版,其多层隔音玻璃和空气悬架能提供媲美百万级豪车的静谧性。
- 注重性价比:标准版 / Pro 版的单层侧窗 + UV-IR 涂层已能满足日常需求,尤其适合对隔音要求不高的用户。
- 个性化升级:用户可通过官方渠道选装电动遮阳帘、后排隐私玻璃等配置,进一步优化隔热和私密性。
若需确认具体车型的玻璃配置,建议通过小米汽车官网或授权经销商查询2025 款 SU7 配置表,或预约试驾实地体验隔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