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su7性能介绍

2025-04-28 15:17:23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小米 SU7 系列的性能表现,尤其是旗舰车型SU7 Ultra,展现了小米在电动化、智能化和赛道级性能上的突破。以下是基于官方数据、专业评测及用户反馈的详细解析:

一、动力系统:三电机四驱,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 核心配置:SU7 Ultra 搭载由V6s 前电机(288kW)+ 双 V8s 后电机(850kW)组成的三电机四驱系统,总功率1138kW(1548PS),峰值扭矩1770N·m,零百加速仅需1.98 秒(不含起步时间),最高时速350km/h,刷新了四门量产车的性能纪录。
  • 赛道性能:配备碳陶瓷刹车、双腔空气悬架、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以及主动式尾翼,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创下2 分 09 秒 944的圈速,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
  • 驾驶模式:支持赛道模式(全功率输出)、耐力模式(限制功率以延长赛道续航)和个性化模式(10 项参数可调),兼顾日常驾驶与极限性能。

二、电池与续航:麒麟电池 + 800V 高压平台


  • 电池技术:搭载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容量93.7kWh,CLTC 工况续航630 公里,支持480kW 超充,11 分钟可从 10% 充至 80%,5 分钟补能 200 公里。
  • 低温优化:采用三热源逐级加热系统(电机余热 + 电加热 + 热泵),在 - 15℃环境下仍能维持座舱温度,低温续航达成率提升至60%-70%(-5℃至 - 10℃高速场景)。
  • 极端测试:通过中汽研350mm 深坑刮底、70km/h 碰撞、450mm 涉水等五项极限测试,电池功能完好,验证了安全性与可靠性。

三、智能驾驶:端到端全场景智驾 HAD


  • 硬件配置:配备 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禾赛 AT128)、3 颗毫米波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双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算力达508 TOPS,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
  • 功能覆盖

    • 高速 NOA: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支持350km/h 时速下的安全预警
    • 城市 HAD:覆盖复杂道路,可识别行人、非机动车及锥桶、水马等无语义障碍物,配备全向低速防碰撞系统(LAEB/RAEB),低速转弯时自动触发刹车。
    • 停车场端到端:支持50cm 极限库位泊出,脱困后自动衔接 CNOA 功能,实现车位到车位的无缝导航。

  • 安全冗余:用户需完成1000 公里安全智驾里程(含 ACC/LCC/ 高速 NOA)后才能启用端到端功能,且系统每 0.1 秒监测驾驶员状态。

四、安全性能:C-NCAP 与中保研双优


  • 被动安全

    • 车身结构:钢铝混合笼式车身,高强度钢占比90.1%,2000MPa 热成型钢应用于 A 柱、B 柱及门槛梁,抗扭刚度43,500N·m/deg
    • 安全气囊:标配 7 气囊(含远端气囊),后排座椅防下潜设计,管柱可压溃式结构。

  • 主动安全

    • C-NCAP 2024 版:综合得分率93.5%,主动安全得分率95.25%,AEB 功能支持前向静止 / 横穿车辆制动,夜间行人避撞速度提升至80km/h
    • 事故响应: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高压系统4ms 断电,电池采用倒置电芯技术,能量向下释放以保护乘员舱。


五、内饰与科技:澎湃 OS + 五屏联动


  • 座舱设计

    • 16.1 英寸 3K 中控屏 + 56 英寸 HUD + 7.1 英寸翻转仪表屏,支持五屏联动,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系统冷启动仅需1.49 秒
    • 材质升级:碳纤维饰板、Alcantara 翻毛皮、Nappa 真皮座椅,标配座椅加热 / 通风 / 按摩,后排支持小米平板拓展屏。

  • 交互体验

    • 澎湃 OS:支持手机跨端投屏、米家设备联动(1000 + 场景),语音助手支持五区域唤醒连续对话
    • 模拟声浪:3 种车内声浪主题(燃油车 / 未来科技 / 赛道模式),搭配 40W 外部扬声器,营造沉浸式驾驶氛围。


六、用户反馈与市场表现


  • 性能口碑

    • 动力:1.98 秒加速被用户称为 “赛道级体验”,但日常驾驶需适应推背感。
    • 续航:城市通勤续航达成率85%-90%,低温高速场景下约314-450 公里,选装尾翼和半热熔轮胎会进一步降低续航。
    • 充电:480kW 超充效率获好评,但部分用户反映公共充电桩兼容性问题。

  • 智能驾驶

    • 高速 NOA:用户认可其稳定性,但城市 HAD 在施工路段等复杂场景仍需谨慎。
    • 泊车:支持50cm 极限库位泊出,但代客泊车功能在狭窄路段偶发误判。

  • 市场表现:SU7 Ultra 上市后大定订单超1.9 万台,锁单破万,成为 50 万级纯电轿车热门选择。

七、竞品对比与总结


车型小米 SU7 Ultra特斯拉 Model S Plaid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动力1548PS/1.98 秒1020PS/2.1 秒761PS/2.8 秒
续航(CLTC)630 公里652 公里568 公里
智能驾驶端到端全场景 HADFSD BetaL2 + 辅助驾驶
价格52.99 万元起85.39 万元起183.8 万元起

总结:2025 年小米 SU7 Ultra 以赛道级性能全场景智驾越级配置,重新定义了 50 万级纯电轿车的标准。其核心优势在于 “性能 + 智能” 的双重突破,尤其在三电机系统、麒麟电池和端到端智驾上展现了小米的技术积累。尽管存在低温续航折损和充电基建依赖等问题,但凭借52.99 万元的定价,SU7 Ultra 仍是追求极致性能与科技体验的高性价比之选。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62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