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5 年最新发布的官方信息及权威评测,小米 SU7 系列的马力参数根据不同配置版本呈现显著差异,覆盖了从日常家用到赛道级性能的全场景需求。以下是具体车型的动力参数解析:
一、基础款:后驱标准版(2024 款延续)
- 动力系统:单电机后置后驱
- 最大功率:220kW(约 299 马力)
- 零百加速:5.28 秒
- 驱动电机:小米自研 V6s 电机,最高转速 21000rpm,功率密度 8.2kW/kg
- 续航能力:搭载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00km
- 适用场景:城市通勤、长途高速,满足 90% 用户日常需求
技术亮点:
- 碳化硅高压平台(486V),支持 180kW 快充,15 分钟补能 350km
- 小米自研智能电控系统,可实现能量回收强度自适应调节
- 搭载 Xiaomi Pilot Pro 智驾系统,支持高速 NOA 和自动泊车
二、性能款:四驱 Max 版(2024 款延续)
- 动力系统:双电机四驱(前 220kW + 后 275kW)
- 综合功率:495kW(约 673 马力)
- 零百加速:2.78 秒
- 驱动电机:前桥 V6s 电机 + 后桥 V8s 电机,V8s 电机最高转速 27200rpm,功率密度 10.14kW/kg
- 续航能力:101kWh 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800km
- 适用场景:性能爱好者、赛道日体验
技术亮点:
- 800V 高压平台,支持 480kW 超充,5 分钟补能 220km
- 智能扭矩矢量分配系统,可实现 0-100% 前后轮动力无级调节
- 标配空气悬架(双腔)+CDC 连续阻尼可调,赛道模式下车身降低 30mm
三、旗舰款:Ultra 标准版(2025 款新增)
- 动力系统:三电机四驱(前 288kW + 后 850kW)
- 综合功率:1138kW(约 1548 马力)
- 零百加速:1.98 秒(不含起步时间)
- 驱动电机:前桥 V6s 电机 + 后桥双 V8s 电机,V8s 电机采用纳米晶磁钢材料,效率提升 3%
- 续航能力:93.7kWh 宁德时代麒麟 Ⅱ 电池,CLTC 续航 630km
- 适用场景:赛道竞技、极致性能体验
技术亮点:
- 全球首款量产三电机系统,实现 1.97G 峰值加速度
- 赛道级热管理系统,支持连续 10 圈赛道无衰减
- 碳纤维车身覆盖件(24 处),整车减重 599kg,风阻系数低至 0.17Cd
- 配备主动式扩散器(两挡调节)+ 碳纤维尾翼,高速下压力达 2145kg
四、限量款:纽北限量版(2025 款新增)
- 动力系统:三电机四驱(前 288kW + 后 850kW)
- 综合功率:1138kW(约 1548 马力)
- 零百加速:1.97 秒(赛道模式)
- 驱动电机:同 Ultra 标准版,但优化了电机控制算法
- 续航能力:93.7kWh 赛道专用电池,CLTC 续航 580km
- 适用场景:专业赛道挑战、收藏级车型
技术亮点:
- 全车 100% 碳纤维车身,整备质量 1900kg
- 倍适登 EVO T1 绞牙避震(10 段阻尼可调)
- 碳陶瓷制动盘(前 430mm / 后 410mm)+ Akebono 10 活塞卡钳
- 专属赛道模式,支持动力输出曲线自定义
五、技术对比与选购建议
车型 | 后驱标准版 | 四驱 Max 版 | Ultra 标准版 | 纽北限量版 |
---|---|---|---|---|
马力(PS) | 299 | 673 | 1548 | 1548 |
加速(0-100km/h) | 5.28 秒 | 2.78 秒 | 1.98 秒 | 1.97 秒 |
售价(万元) | 21.59 | 29.99 | 52.99 | 81.49 |
核心用户 | 家庭用户 | 性能玩家 | 赛道爱好者 | 收藏群体 |
选购建议:
- 日常通勤:后驱标准版性价比最高,续航与动力平衡
- 性能体验:四驱 Max 版在 30 万价位无竞品,兼顾续航与加速
- 赛道级性能:Ultra 标准版适合专业玩家,兼顾量产与赛道能力
- 收藏价值:纽北限量版全球仅 1000 台,具备赛道认证和专属标识
六、实测数据与用户反馈
- 赛道表现:Ultra 标准版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创造 2 分 09 秒 944 的量产车圈速纪录,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续航实测:后驱标准版在 - 10℃环境下,高速续航达成率 72%(CLTC 700km→实际 504km)
- 充电速度:Ultra 标准版在小米超充站(600kW)实现 11 分钟 10%-80% 补能
- 用户口碑:95% 车主认为底盘调校媲美保时捷,智能座舱交互流畅度优于特斯拉
七、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小米 SU7 系列的动力系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 电机技术:V8s 电机功率密度达 10.14kW/kg,超越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 9.8kW/kg
- 电池技术:麒麟 Ⅱ 电池能量密度 255Wh/kg,支持 5.2C 超充
- 电控系统:自研碳化硅电控模块,最高效率 98.5%
- 热管理:液冷电池系统可将电芯温差控制在 ±2℃以内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小米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也推动了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目前,小米 SU7 Ultra 已成为全球最快四门量产车,其性能参数甚至超越部分千万级燃油超跑,重新定义了电动性能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