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的后备箱在 2025 年款中延续了其一贯的实用性与科技感,结合官方数据与用户实测反馈,其核心特点可概括如下:
一、空间表现:容积与布局
- 基础容积
2025 款小米 SU7 的后备箱常规容积为517 升,前备箱容积105 升,远超特斯拉 Model 3(前备箱 86L)和保时捷 Taycan(前备箱 84L)。这一容积可轻松容纳 3-4 个 28 英寸行李箱,或 24 寸行李箱 ×3+20 寸行李箱 ×1,满足家庭出行或长途旅行需求。
- 扩展能力
- 后排座椅放倒:支持 60:40 比例放倒,放倒后纵深可扩展至201cm,且与后备箱地板无缝衔接,无台阶落差,适合搬运大件物品(如家具、滑雪板)。
- 下沉式设计:后备箱盖板下方设有隐藏储物格,可存放零散物品或应急工具,提升空间利用率。
- 尺寸细节
- 开口高度:48cm(方便装卸)。
- 开口宽度:1050mm(可横向放置大件行李)。
- 离地高度:690mm(搬运重物时无需过度弯腰)。
二、功能配置:电动尾门与细节设计
- 电动尾门
- 全系标配:支持电动开启 / 关闭,可通过中控屏、手机 APP、遥控钥匙或脚部感应(选装)操作。
- 防夹功能:关闭过程中若检测到障碍物,尾门将自动回弹;但在电动吸合阶段(锁止前)无法反向弹开,需注意安全。
- 细节优化
- 智能分隔结构:后备箱两侧设有可调节隔板,可灵活固定物品,防止行驶中晃动。
- 拉绳设计:通过拉绳可手动控制尾门开合速度,避免开启过快碰撞。
- 实用配置:配备 12V 电源接口(180W)、挂钩、网兜、LED 照明,方便外接设备或固定零散物品。
- 防异味设计:前备箱底部设有排水口,可冲洗海鲜等易腐物品,避免异味残留。
三、竞品对比:优势与不足
- 与特斯拉 Model 3 相比
- 容积更大:小米 SU7 后备箱容积(517L)比 Model 3(425L)多出 92L,且前备箱容积优势显著(105L vs. 86L)。
- 功能更全:Model 3 仅支持基础电动尾门,而小米 SU7 标配防夹、电动吸合等功能。
- 与比亚迪汉 EV 相比
- 扩展能力更强:汉 EV 后备箱容积为 450L,且后排座椅无法放倒;小米 SU7 通过座椅放倒可扩展至更大空间,适合装载超长物品。
- 智能化更优:小米 SU7 支持手机 APP 远程控制尾门,而汉 EV 需通过实体钥匙或车内按键操作。
- 与极越 07 相比
- 常规容积占优:极越 07 后备箱容积为 581L,但采用掀背式设计,开口更大;小米 SU7 的常规开口在搬运大件物品时略逊一筹,但 517L 的容积更适合日常使用。
四、用户反馈与注意事项
- 好评点
- 空间实用性:多数用户认可其 517L 的容积,认为足以应对家庭出行或购物需求。
- 电动尾门便捷性:防夹功能和多种开启方式(尤其是脚部感应)获得好评。
- 改进建议
- 盖板下方空间:部分用户希望增加更多分隔格,以提升零散物品收纳效率。
- 开口高度:对于身材较矮的用户,48cm 的开口高度仍需踮脚操作,建议增加记忆功能调节高度。
五、总结
小米 SU7 的后备箱在 2025 年款中延续了 “大容积 + 智能化” 的核心优势,517L 的常规空间、灵活扩展能力及电动尾门等配置,使其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突出。若注重日常储物便利性和科技功能,小米 SU7 是性价比之选;若对装载大件物品有高频需求,可考虑掀背式设计的竞品(如极越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