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方发布的 2025 款小米 SU7 Ultra 参数配置表,其最大载重能力为450 公斤。这一数据通过「最大满载质量(2810kg)」减去「整备质量(2360kg)」计算得出,具体配置如下:
一、核心参数与载重逻辑
- 整备质量与满载质量
- 整备质量(空车重量):2360kg
- 最大满载质量(含乘客、行李):2810kg
- 载重能力:2810kg - 2360kg = 450kg
这一数值代表车辆在安全范围内可承载的人员与货物总重量,覆盖日常家庭出行、长途旅行等场景需求。
- 对比行业标准
- 国标最低载重要求为 375kg(5 人 ×68kg + 7kg 行李),小米 SU7 的 450kg 载重超出标准约 20%,意味着可额外承载约 75kg 物品(如 4 名成年人 + 150kg 行李)。
- 同级别车型中,特斯拉 Model 3 载重约 400kg,比亚迪汉 L 为 375kg,小米 SU7 在载重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
二、载重分配与场景应用
- 日常家庭出行
- 4 名成年人(平均 65kg / 人):总重 260kg
- 剩余载重:450kg - 260kg = 190kg
- 行李建议:可携带 4 个 28 寸行李箱(约 20kg / 个)+ 其他杂物,满足周末短途出行需求。
- 长途旅行场景
- 3 名成年人(平均 70kg / 人):总重 210kg
- 剩余载重:450kg - 210kg = 240kg
- 行李建议:可放置 5 个 28 寸行李箱(约 20kg / 个)+ 露营装备(约 140kg),应对多人长途旅行。
- 特殊场景限制
- 后备厢隐藏储物格:标准版 / Pro 版建议装载≤15kg,Max 版建议≤10kg,避免因局部过载影响车辆平衡。
- 涉水深度:半载状态下(150kg 乘客 + 30kg 行李)最大涉水深度为 350mm,需注意水流速度对载重稳定性的影响。
三、技术支撑与安全保障
- 车身结构
- 采用纳米晶合金一体压铸车身,扭转刚度达 43000N・m/deg,配合三明治夹层地板设计,确保载重时的车身刚性。
- 空气悬架系统支持 - 20 至 + 30mm 高度调节,可通过升高车身提升满载时的通过性。
- 动力与续航
- 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峰值功率 495kW,瞬时扭矩 650N・m,即便满载仍能保持加速性能。
- 冬季续航达成率 83%(CLTC 工况),配合车顶光伏膜组日均自供电 1.2kWh,减少载重对续航的影响。
- 质保与售后
- 整车提供 5 年或 10 万公里质保,关键零部件(如空气悬架)质保期延长至 8 年或 16 万公里。
- 官方提供免费道路救援服务,覆盖补胎、拖车等场景,解决载重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四、注意事项与建议
- 载重均衡性
- 避免将重物集中放置于单侧或后部,建议前后轴载重比例控制在 45:55 至 50:50 之间,以保持车辆重心稳定。
- 轮胎与制动
- 标配 265/35 R21(前)和 305/30 R21(后)高性能轮胎,最大胎压建议值为前 2.6bar、后 2.8bar。
- 陶瓷通风盘式制动器配合碳化硅逆变器,可在满载时提供 30.8 米的 100-0km/h 制动距离。
- 官方验证渠道
- 可通过小米汽车官网「参数配置」页面或官方 APP 查询具体车型载重数据,或联系客服获取个性化建议。
五、常见问题解答
- 载重是否影响续航?
每增加 100kg 载重,CLTC 续航约减少 3%-5%。以 450kg 载重为例,630km 续航版本实际续航可能降至 570-590km。
- 超载是否影响质保?
官方明确标注载重限制,超载导致的部件损坏不在质保范围内。建议严格遵守载重标准以确保安全。
- 不同配置是否影响载重?
2025 款 SU7 Ultra 为统一载重 450kg,其他版本(如标准版、Pro 版)可能因电池容量或车身材质差异略有不同,需以官方参数为准。
总结
2025 款小米 SU7 的 450kg 载重能力在同级电动车中处于领先水平,配合高强度车身、智能悬架和长续航技术,可满足多数用户的载物需求。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载重均衡与轮胎维护,若有特殊需求(如拖车),建议咨询官方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