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在东北的实用性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以下是具体分析:
优点方面
- 日常成本低:即使在冬季续航打折的情况下,相比燃油车,电车的电费依然便宜。如一辆续航150公里的电动车,充满电成本大概30元,而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动辄五六百。以冬季每公里成本计算,燃油车约0.8元,电动车则不到0.2元。
- 驾驶体验好:电动车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声,车内较为安静,且密封性通常较好,能隔绝外面的寒风。同时,电车不用热车,启动就走,暖风也能较快出热,不像燃油车冷启动可能需要折腾十几分钟。
- 环保政策支持:东北地区环保意识较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大,如购车补贴、免费停车、不限行等政策,能降低使用成本并提供出行便利。
- 技术进步助力:部分车企注重冬季电池续航技术研发,如北汽极狐阿尔法S5,在-22.5℃严寒条件下,低温电耗仅为25.6kWh/100km,其标配低功耗热泵空调系统,可节省10%-30%的续航,还采用桩端高效脉冲加热技术,让电池加热速度提高4倍。
缺点方面
- 续航里程缩水: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如在-30℃时,一些标称400公里续航的电车,实际可能只能跑150-180公里,电池活性降低,再加上冬季开暖风能耗大,使得续航里程大幅减少。
- 充电时间较长:低温环境下,电池充电效率降低,而且相比其他地区,东北地区充电桩数量相对较少,在热门小区、商场或高速服务区,常出现车多桩少的情况,充电排队现象严重。
- 存在安全隐患:纯电车由于转换效率高,放电过程中几乎不产生热量,在冬季车身容易结冰,尤其在轮胎间隙、转向机构等关键部位,会影响车辆操控性能,带来安全隐患。
- 电力供应压力:东北地区冬季取暖用电需求大,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这或许会对电车充电造成一定影响。
以上内容均由网络公开信息整理而得,不构成任何购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