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小米 SU7 的车窗系统在防晒隔热、智能安全和用户体验方面展现了多项创新,同时也存在一些设计上的考量。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车窗核心配置与技术
- 防晒隔热技术
- 前挡风玻璃:采用三层镀银玻璃,紫外线隔绝率达 99.5%,红外线隔绝率 97.6%,透光率 71%(符合国家法规要求)。通过激光除膜技术预留 ETC、GPS 等信号接收窗口,确保通信不受影响。
- 全景天幕:双层镀银 + Low-e 涂层,紫外线隔绝率 99.9%,红外线隔绝率 99.1%,总能量透光率仅 12.3%。官方实测在 38℃环境下暴晒 1.5 小时,车内温度比竞品低 12℃。
- 四门车窗:标配 UV-IR 涂层,紫外线隔绝率 99.9%,无需贴膜即可实现优异防晒效果。后排隐私玻璃进一步提升私密性。
- 玻璃材质与供应商
- 全车采用福耀玻璃,前挡风和天幕玻璃通过多层镀银工艺实现隔热,四门车窗则通过 UV-IR 涂层技术优化防晒性能。供应商福耀针对信号问题进行了区域性激光除膜处理,确保 ETC 等功能正常使用。
二、智能与安全功能
- 车外唤醒防御
- 通过 OTA 升级实现 “车外唤醒防御” 功能,利用小米自研声音大模型识别非授权语音指令,抑制率高达 99%。当车辆处于 P 挡且门窗关闭时,可防止恶意语音操控车窗或后备厢。
- 自动升降与防夹
- 车窗支持一键升降和防夹手功能,提升便利性和安全性。但需注意,无框车门设计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可能出现车窗冻住或电机损坏的问题,东北等寒冷地区用户需谨慎使用。
- 碰撞响应机制
- 事故后车窗会自动下降,车门可正常开启(如安徽铜陵事故案例),配合 SOS 紧急呼叫系统,提升紧急情况下的逃生便利性。
三、用户体验与设计细节
- 无框车门的取舍
- 无框车门设计提升了外观时尚感,但可能导致高速风噪较大。部分用户反馈,时速超过 100 公里时风噪明显,主要来自车身与空气摩擦,而非胎噪。
- 后窗下降限制
- 由于后轮眉设计限制,后窗最多只能降下一半左右,可能影响后排乘客的通风和手臂伸展。类似设计在其他车型中也常见,主要是为了保证车窗闭合时的密封性。
3 隔音性能
- 侧窗采用多层隔音玻璃,但实际测试显示高速隔音表现一般。部分车主认为,小米 SU7 的隔音水平在同价位中属于中等,风噪控制需进一步优化。
四、总结与建议
小米 SU7 的车窗系统在防晒隔热和智能安全方面表现突出,尤其适合对紫外线敏感的用户。福耀玻璃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镀银玻璃的信号干扰问题,而车外唤醒防御功能则增强了车辆的安全性。然而,无框车门的设计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带来使用不便,后窗下降限制也可能影响部分用户的体验。
建议:
- 北方用户需注意冬季车窗防冻,定期清理冰霜。
- 若对隔音要求较高,可考虑加装密封条或选择其他隔音方案。
- 避免私自加装第三方隔热膜,以免影响信号或透光率。
总体而言,小米 SU7 的车窗系统在功能性和创新性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同时也在设计上做出了一些权衡,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