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su7 加速

2025-04-28 06:50:32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小米 SU7 的加速性能在不同版本中展现出显著差异,其核心性能版本小米 SU7 Ultra1.98 秒的 0-100km/h 加速时间成为全球量产四门电动车的性能标杆,而标准版和其他版本则覆盖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性能版本:小米 SU7 Ultra(2025 款)


1. 动力系统与加速数据


  • 三电机四驱系统:搭载两台小米自研 V8s 电机(后驱)和一台 V6s 电机(前驱),总功率达1138kW(1548 马力),峰值扭矩1770N·m,动力参数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S(761 马力)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1020 马力)。
  • 加速表现

    • 官方数据:0-100km/h 加速仅需1.98 秒,0-200km/h 加速5.82 秒,最高时速350km/h,刷新量产车速度纪录。
    • 实测数据:汽车之家实测 0-100km/h 加速为2.36 秒,0-400 米加速9.13 秒,尾速达253.25km/h,加速过程中加速度 g 值持续超过 1g,推背感极强。

  • 赛道性能: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2 分 09 秒 944的圈速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登顶 “最速四门量产车”;在首钢赛车谷赛道测试中,最快圈速1 分 07 秒 26,最高极速220.61km/h,赛道稳定性得益于主动式扰流板(最大下压力 2145kg)和碳陶瓷制动系统。

2. 技术支撑


  • 电池技术: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II 赛道版电池,容量 93.7kWh,支持5.2C 超快充(10%-80% 电量仅需 11 分钟),最大放电功率1330kW,确保赛道连续加速无衰减。
  • 底盘与悬挂:双腔空气悬架 + 电磁感应悬挂,支持软硬 / 高低四档调节,配合 TVC 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弯道动态响应精准。
  • 轻量化设计:全车采用 17 处碳纤维组件(总覆盖面积 3.74㎡),整备质量 2360kg,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

二、其他版本:标准版、Max 版


1. 小米 SU7 Max(2025 款)


  • 双电机四驱系统:总功率 495kW(673 马力),峰值扭矩 838N・m,官方 0-100km/h 加速2.78 秒,实测为3.14 秒,400 米加速 11 秒,最高时速 265km/h。
  • 电池配置:101kWh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 续航 800km,支持 15 分钟补能 510km。

2. 小米 SU7 标准版(2025 款)


  • 单电机后驱系统:功率 220kW(299 马力),峰值扭矩 400N・m,官方 0-100km/h 加速5.28 秒,CLTC 续航 700km,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73.6kWh)。

三、技术对比与市场定位


1. 竞品加速性能对比


车型0-100km/h 加速动力系统价格区间
小米 SU7 Ultra1.98 秒三电机四驱52.99-81.49 万
特斯拉 Model S Plaid2.1 秒三电机四驱82.99 万
保时捷 Taycan Turbo S2.8 秒双电机四驱183.8 万
极氪 001 FR2.02 秒四电机四驱65.8 万

  • 优势:小米 SU7 Ultra 以更低价格(约为保时捷 Taycan Turbo S 的 1/3)实现了更强的加速性能,性价比突出。
  • 挑战:极氪 001 FR(2.02 秒)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2.1 秒)在加速数据上接近,但小米凭借赛道调校和碳纤维轻量化设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 电池与充电技术


  • Ultra 版: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支持 800V 高压平台,480kW 超快充,充电 5 分钟续航增加 250km,低温环境下通过液冷系统保障性能。
  • 标准版: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寿命长,但能量密度较低,快充功率为 180kW,15 分钟补能 350km。

四、用户实际体验


  • 加速感受:Ultra 版在直线竞速模式下,起步瞬间四轮胎打滑,加速过程中推背感持续强烈,实测 0-100km/h 加速仅需 2.36 秒,驾驶体验接近超跑。
  • 赛道表现:赛道模式下可自定义动力分配、转向手感等参数,尾部轻微滑动可控,配合碳陶刹车盘,连续制动无热衰减。
  • 日常使用:标准版和 Max 版动力足够城市通勤,Ultra 版在拥堵路况下需谨慎控制电门,避免加速过猛。

五、总结


2025 年小米 SU7 的加速性能呈现 “金字塔式” 布局:

  • Ultra 版:以 1.98 秒的加速和赛道级性能挑战传统豪华品牌,成为 50 万级市场的 “性能怪兽”。
  • Max 版:2.78 秒加速兼顾家用与性能,适合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
  • 标准版:5.28 秒加速满足日常需求,性价比突出。

小米通过三电机技术麒麟 II 电池碳纤维轻量化,在电动车性能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其加速性能不仅是数据上的领先,更通过实际赛道表现和用户体验验证了产品力。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时需权衡预算、使用场景和对性能的需求。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602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