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小米 SU7 自 2023 年底上市以来持续引发市场关注。截至 2025 年 4 月,其累计交付量已突破 32 万辆,月均销量稳定在 2.3 万台以上,成为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以下从核心性能、智能科技、用户体验、市场竞争力及潜在短板等维度展开深度评测:
一、核心性能:性能与续航的平衡
1. 动力表现
- 双电机四驱版:搭载 HyperEngine V8s 电机,峰值功率 578kW,扭矩 838N・m,0-100km/h 加速 2.78 秒,极速版理论时速达 350km/h。实测高速加速中后段动力衰减控制优于极氪 007,赛道模式下底盘支撑性接近保时捷 Taycan。
- 后驱标准版:单电机 220kW,零百加速 5.28 秒,适合城市通勤,但高速超车需预留更多距离。
2. 续航与充电
- CLTC 续航:标准版 700km(73.6kWh 磷酸铁锂),Max 版 850km(101kWh 三元锂),实测城市工况达成率 92%,高速约 85%。
- 充电效率:800V 超充版支持 15 分钟补能 500km,但超充站覆盖率不足,普通快充(400V)充满需 1 小时。
3. 底盘与操控
- 悬挂系统:Max 版标配空气悬架 + CDC 电磁阻尼,支持十段可调,麋鹿测试 85km/h,车身姿态优于蔚来 ET5。
- 转向调校:后轮主动转向(±10°)提升狭窄路况灵活性,但激烈驾驶时电子系统介入稍显突兀。
二、智能科技:生态联动的护城河
1. 智能驾驶系统(Xiaomi Pilot 4.0)
- 硬件配置:Max 版双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 激光雷达 + 11 摄像头 + 3 毫米波雷达,支持城市 NOA(含无保护左转)、自动变道、匝道汇入等高阶功能。
- 实际体验:高速 NOA 稳定性强,但复杂路口(如加塞、施工绕行)仍需人工接管;自动泊车功能曾因系统 BUG 导致多起碰撞,2025 年 1 月通过 OTA 修复并新增冗余保护策略。
2. 智能座舱
- 车机系统:澎湃 OS 车机搭载骁龙 8295 芯片,16.1 英寸 3K 中控屏 + 55 英寸 AR-HUD,支持多任务分屏、连续语音交互,流畅度优于鸿蒙 4.0。
- 生态互联:深度整合米家设备,支持车内语音控制智能家居、导航联动家庭空调预启动等场景,生态粘性显著。
三、用户体验:细节决定成败
1. 设计与空间
- 外观:0.195Cd 风阻系数,无框车门 + 主动式格栅,颜值获 “保时米” 称号,但溜背造型导致后排头部空间局促(身高 180cm 以上乘客体验较差)。
- 内饰:环保超纤绒 + 可再生铝饰板,标配 25 扬声器杜比全景声,磁吸扩展接口支持外接无人机操控台等设备。
2. 舒适性
- 座椅配置:前排座椅加热 / 通风 / 按摩全系标配,后排座椅支持电动调节,但坐垫长度较短,长途乘坐舒适性一般。
- NVH 表现:双层隔音玻璃 + 主动降噪,高速风噪控制优秀,但无框车门在砂石路面胎噪明显。
3. 售后服务
- 网点覆盖:截至 2025 年 3 月,全国仅 33 家官方服务中心,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车主维修需长途跋涉。
- 质保政策: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电池衰减 6 年内超 30% 可免费更换,优于国标。
四、市场竞争力:性价比与生态的双重优势
1. 价格与配置
- 标准版:21.59 万起,标配高速 NOA、自动泊车、L2 级辅助驾驶,性价比碾压特斯拉 Model 3(同价位配置少 30%)。
- Max 版:29.99 万,激光雷达 + 城市 NOA + 空气悬架,对比极氪 007 顶配(32.99 万)价格更低,智驾功能更全。
2. 竞品对比
- 极氪 007:800V 平台 + 三电终身质保,但智驾功能需选装,空间和生态联动弱于 SU7。
- 华为智界 S7:鸿蒙座舱流畅,但城市 NOA 需选装,价格高出 15%。
3. 长期价值
- 保值率:二手市场 3 万公里准新车成交价约 15 万元,保值率优于小鹏 P7i、蔚来 ET5。
- 改装潜力:官方推出运动套件、轮毂等改装件,年轻用户溢价率达 20%。
五、潜在短板与改进建议
- 智能驾驶短板:对非标障碍物(如锥桶、动物)识别能力不足,高速碰撞事件暴露系统反应延迟。
- 充电网络:800V 超充站覆盖率低,第三方快充兼容性一般。
- 售后网络:服务中心数量不足,三线城市用户维修不便。
- 品牌溢价:对比 BBA、特斯拉,品牌认知度仍需提升。
总结:科技发烧友的 “真香” 之选
小米 SU7 以 “极致堆料 + 生态联动” 重新定义了 30 万元级电动轿跑的标准,其核心优势在于:
- 性能与续航:双电机版加速性能碾压同级,续航达成率稳定;
- 智能体验:澎湃 OS 车机 + 小米生态无缝衔接,端到端智驾功能实用;
- 性价比:同价位配置领先竞品 30%,售后服务政策诚意十足。
适合人群:科技发烧友、小米生态用户、注重性价比的务实消费者。
慎选人群:追求前沿科技(如固态电池、L4 级智驾)、家庭长途出行需求强烈、对品牌溢价敏感的用户。
2025 年的小米 SU7 虽非参数王者,但其精准的产品定位、持续的 OTA 升级和超预期的品质口碑,依然在新能源淘汰赛中守住了一方城池。正如雷军所言:“伟大的产品不会被时间打败,只会成为时代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