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2025 年小米 SU7 的音响系统在不同配置版本中提供了多样化的品牌选择,覆盖了从主流到高端的多个音响品牌,同时结合了小米自研技术与供应链合作。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基础版与中配版:主流品牌合作
- Bose(博士)
标准版和部分中配车型搭载了 Bose 的音响系统,例如 Bose Premium Sound System。该系统采用多声道设计,配备多个扬声器单元和低音炮,支持动态音效调节,能在车内营造清晰、立体的声场。用户反馈显示,Bose 的调校在中高频表现突出,适合流行音乐和人声场景。
- Harman Kardon(哈曼卡顿)
部分中配车型可选装 Harman Kardon 的高级音响系统,价格略高于 Bose。该系统强调高保真音质,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支持环绕声和个性化音效设置。例如,Harman Kardon 的 17 扬声器版本在 2023 年发布时已应用于 SU7,2025 年可能延续这一配置并优化算法。
- JBL
JBL 作为另一合作品牌,其音响系统以性价比和耐用性著称。JBL 的方案在低音表现上较为突出,适合喜欢重低音的用户。例如,JBL 的专利声学技术可提供更广阔的音场,且支持音效模式自定义。
二、高配版与旗舰版:高端品牌与自研技术
- Mark Levinson
尊享版或顶配车型可能搭载 Mark Levinson 的音响系统,这是哈曼旗下的高端品牌,以精密调音和细节还原著称。例如,Mark Levinson 的系统在中低频和高频表现均衡,支持自动音效优化,能根据音乐类型动态调整参数。
- 自研音响系统
小米 SU7 Ultra 等旗舰车型采用了自研音响技术,硬件由瑞声科技(AAC)供应。瑞声科技作为全球知名声学供应商,为小米提供了 25 扬声器系统,支持 7.1.4 声道杜比全景声,功放功率高达 1260W。自研系统通过 AI 算法优化声场,例如动态调节音量以适应高速行驶噪音,同时支持运动声浪模拟功能。
三、配置差异与用户选择
- 版本区分
- 标准版:10 扬声器系统,品牌可能为 Bose 或 JBL,适合日常使用。
- Max 版:25 扬声器系统,品牌可能为 Harman Kardon 或自研,支持杜比全景声。
- Ultra 版:自研音响系统,硬件由瑞声科技提供,强调极致性能。
- 价格与升级
不同品牌音响的选装价格从 3000 元到 5000 美元不等。例如,Bose 系统约 3000 元,Harman Kardon 约 3500 元,而顶配的自研系统可能包含在高配车型中。
四、技术亮点与用户反馈
- 声学技术
小米 SU7 的音响系统普遍采用了先进技术,如:
- 杜比全景声:支持多声道沉浸式体验,尤其在 Max 版和 Ultra 版中表现突出。
- 主动降噪:通过麦克风和算法抵消外部噪音,提升音质纯净度。
- AI 调音:根据用户偏好和音乐类型自动优化音效。
- 用户评价
- 正面反馈:多数用户认为音质清晰、低音饱满,尤其在 Max 版和 Ultra 版中,声场定位和环绕效果出色。
- 改进建议:部分用户指出,标准版的中高音在高速行驶时可能衰减,且第三方音乐平台优化不足。
五、官方信息与供应链
- 合作品牌
小米官方尚未完全公开所有音响品牌合作细节,但供应链信息显示,瑞声科技为其提供扬声器硬件,而 Bose、Harman Kardon 等品牌通过技术合作参与调校。
- 自研布局
小米在音响领域的自研投入显著,例如 Ultra 版的自研系统整合了瑞声科技的硬件和小米的算法,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展自研比例。
总结
2025 年小米 SU7 的音响系统呈现 “多品牌、分版本” 的策略:
- 主流选择:Bose、Harman Kardon、JBL 覆盖中低配,提供均衡体验。
- 高端方案:Mark Levinson 和自研系统(瑞声科技硬件)主打顶配,强调极致性能。
- 技术融合:自研算法与合作品牌技术结合,提升用户体验。
建议用户根据预算和音质需求选择配置,并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