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 2025 年 4 月的最新市场信息,小米 SU7 的价格体系呈现出显著的分层特征,涵盖基础版、高端版及限量版等多个版本,同时叠加政策补贴和经销商优惠后,实际购车成本存在较大弹性空间。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官方指导价与车型版本
- 基础版(2024 款)
小米 SU7 基础版包含三个配置,官方指导价为 21.59 万 - 29.99 万元: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CLTC 续航 700 公里,磷酸铁锂电池)。
-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24.59 万元(CLTC 续航 830 公里,磷酸铁锂电池)。
-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29.99 万元(CLTC 续航 800 公里,三元锂电池)。
这一价格区间与比亚迪汉 EV(17.98 万 - 23.58 万元)、极氪 001(25.9 万 - 32.9 万元)等竞品形成直接竞争。
- 高端版(2025 款 Ultra)
小米 SU7 Ultra 作为旗舰车型,主打性能与智能化,官方指导价为 52.99 万元(标准版)和 81.49 万元(纽北限量版):
- 标准版:搭载三电机系统(综合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配备碳陶瓷制动盘、21 英寸轮毂及碳纤维套件。
- 纽北限量版:全球限量发售,增加赛道专用调校和专属涂装,售价较标准版高 28.5 万元。
- 政策补贴与终端优惠
- 国补与区补:2025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续,报废旧车换购新能源车最高可享 2 万元补贴,置换补贴最高 1.5 万元。叠加地方政策(如海南充电补贴 1600 元)后,基础版车型实际支付价可低至 17.83 万元(标准版)至 25.55 万元(Max 版)。
- 经销商优惠:部分地区(如深圳)提供 1 万元现金优惠,叠加免息贷款、保险补贴等,综合购车成本可再降 5000-10000 元。
二、市场动态与价格趋势
- 销量与竞争压力
小米 SU7 在 2025 年 4 月表现强劲,第三周销量达 7160 辆,4 月累计销量 9.44 万辆,同比增长 1591.6%,跻身中大型车销量前三。市场需求旺盛支撑价格稳定,但竞品如吉利星愿(10.49 万辆)的崛起可能迫使小米在年中推出限时促销。
- 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电池技术突破(如半固态电池试量产)和智能化升级(L3 级自动驾驶普及),小米 SU7 基础版或通过供应链优化进一步降价。例如,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下降可能使标准版价格下探至 20 万元以内。
- 高端车型的权益调整
小米 SU7 Ultra 在 4 月延续首销权益,包括价值 9 万元的碳纤维套件、智驾功能终身免费使用权等,实际购车成本可等效降低约 10%。若销量未达预期,下半年可能推出 “选装包折扣” 或 “置换补贴加码”。
三、用户决策建议
- 预算与需求匹配
- 家庭用户:优先选择基础版 Pro 或 Max 车型,兼顾续航(800 公里以上)和智能驾驶功能(高速领航、自动泊车),补贴后价格约 20 万 - 25 万元。
- 性能爱好者:Ultra 标准版适合赛道体验,52.99 万元的定价虽高于极氪 001 FR(65.9 万元),但碳纤维套件和智驾终身免费权更具吸引力。
- 收藏需求:纽北限量版全球仅 500 台,81.49 万元的售价包含赛道成绩认证,具备一定投资属性。
- 关注政策与渠道
- 政策窗口期:国补和区补申请截止时间为 2025 年底,建议在下半年购车以最大化补贴收益。
- 经销商策略:部分 4S 店提供 “订单转让” 服务,准车主可通过第三方平台以 1.5 万 - 3 万元溢价购买已排产订单,缩短提车周期(原周期约 3-6 个月)。
- 长期持有成本
- 保养与保险:Ultra 版五年基础保养免费,普通版年均保养费用约 2000 元。保险费用方面,Max 版全险约 1.3 万元 / 年,Ultra 版因车价高企可能达 3 万元 / 年。
- 残值率:小米作为新势力品牌,三年残值率预计在 55%-60%,低于比亚迪(65%-70%)但高于蔚来(50%-55%)。
四、风险提示
- 质量与安全争议
近期小米 SU7 因高速碰撞起火事件引发关注,部分准车主担忧电池安全性和智驾可靠性,导致订单转让现象增多。建议购车前参考第三方碰撞测试报告(如中保研 C-IASI)。
- 价格波动风险
若 2025 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加剧,小米 SU7 基础版可能出现 1 万 - 3 万元降价,而 Ultra 版因成本刚性降价空间有限。
综上,2025 年小米 SU7 的价格区间为17.83 万 - 81.49 万元,具体取决于车型版本、政策补贴和经销商优惠。建议用户结合自身需求,在年中促销节点或政策到期前完成购车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