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5 年最新数据和配置差异,小米 SU7 每公里的综合成本可分为基础运营成本(电费 + 保养)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含保险、折旧等)。以下是基于主流车型和合肥地区实际情况的详细分析:
一、基础运营成本(电费 + 保养)
1. 电费:家用充电与公共充电差异显著
- 车型耗电量:以 2025 款小米 SU7 标准版为例,CLTC 续航 700 公里,电池容量 73.6kWh,百公里耗电量约10.5kWh。
- 合肥电价:
- 家用充电桩:居民电价 0.5653 元 / 度,无服务费,每公里电费约0.059 元(10.5kWh×0.5653 元 / 100km)。
- 公共快充桩:平均费用 1.2-1.8 元 / 度(含服务费),每公里电费约0.126-0.189 元。
- 混合充电(家用占 70%):综合电费约0.08 元 / 公里。
- 年电费(以 2 万公里计):家用充电约 1197 元,公共充电约 2520-3780 元,混合充电约 1600 元。
2. 保养:电动车优势明显
- 官方保养政策:首保 2 万公里免费,后续每 2 万公里保养一次,主要检查三电系统、更换空调滤芯等,年均保养费用约400-900 元(首年低,后续递增)。
- Ultra 版特例:部分高配车型(如 Ultra)因保养项目简化,年均费用可忽略不计。
- 每公里保养成本:约0.02-0.045 元(按年均 900 元、2 万公里计算)。
二、全生命周期成本(含保险、折旧)
1. 保险:高配车型费用更高
- 基础版(21.59 万元):交强险 + 商业险约 6954 元 / 年,每公里保险成本0.348 元。
- 顶配版(29.99 万元):保险约 9489 元 / 年,每公里0.474 元。
2. 折旧:保值率分化明显
- 普通版:一年保值率约 75%,若购车价 25 万元,一年后残值 18.75 万元,折旧 6.25 万元,每公里折旧3.125 元(按 2 万公里计算)。
- 创始版特例:一年保值率 91%(仅适用于限量版),折旧可忽略不计。
3. 综合成本对比
成本类型 | 家用充电(元 / 公里) | 公共充电(元 / 公里) |
---|---|---|
电费 | 0.059 | 0.189 |
保养 | 0.045 | 0.045 |
保险(基础版) | 0.348 | 0.348 |
折旧(普通版) | 3.125 | 3.125 |
总计 | 3.577 | 3.707 |
三、关键影响因素与建议
- 充电方式:家用充电成本仅为公共充电的31%,建议优先安装家用充电桩。
- 车型选择:
- 标准版:适合日常通勤,综合成本较低(约 0.45 元 / 公里,不含折旧)。
- Ultra 版:性能更强但保险和折旧成本更高,适合追求驾驶体验的用户。
- 隐性成本:
- 维修:一体化压铸车身维修成本较高,建议购买车损险。
- 停车 / 过路费:一线城市年均约 6000-12000 元,需额外计入。
四、总结
- 纯电优势:仅电费和保养,每公里成本可低至0.1 元(家用充电 + 基础保养)。
- 全成本视角:若考虑保险和折旧,普通版每公里约3.6-3.7 元,顶配版更高。
- 长期价值:小米 SU7 的三电质保(8 年 / 16 万公里)降低了电池更换风险,长期使用更省心。
建议用户根据充电条件、使用频率和预算选择车型,并优先通过家用充电降低日常开支。对于短期持有车辆的用户,需谨慎评估折旧成本;长期使用则可充分享受电动车的经济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