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su7的智能驾驶怎么样

2025-04-28 02:05:19  阅读 1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的智能驾驶功能在硬件配置、软件生态和实际体验上展现出一定竞争力,但也面临技术成熟度、法规限制和用户信任度等挑战。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硬件与功能配置


  1. 硬件架构

    • 传感器方案:高配版(Max 版)搭载禾赛激光雷达、12 颗摄像头(含 4 颗 Orin-X 芯片算力达 508 TOPS),支持 “激光雷达 + 视觉融合” 感知;低配版(Pro 版及以下)采用纯视觉方案,算力仅 84 TOPS,依赖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
    • 芯片性能:双 Orin-X 芯片支持端到端模型训练,理论上可处理复杂场景,但实际表现受算法迭代影响。

  2. 功能覆盖

    • 高速 NOA:支持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在封闭道路表现稳定,但极端天气下偶发误判(如 2025 年 3 月高速追尾事故)。
    • 城市 NOA:宣传端到端技术,但依赖高精地图,未覆盖全场景(如施工路段可能降级),法律层面仍归为 L2+。
    • 自动泊车:支持机械立体车位泊车,但 2024 年 11 月因系统 BUG 导致 70 余起碰撞事故,需 OTA 修复。


二、软件生态与更新


  1. 澎湃 OS 2.0

    • 交互优化:2025 年 4 月更新后,新增导航路口放大图、毛玻璃背景等功能,车机流畅度提升。
    • 生态联动:与小米智能家居无缝连接,支持语音控制家电、远程控车等,强化用户粘性。

  2. OTA 升级

    • 2025 年 2 月推送 HyperOS 1.5.5 版本,优化端到端驾驶系统,新增环岛通行、ETC 辅助等功能;4 月更新 1.5.10 版本,聚焦能量管理和超充体验,但未涉及智驾算法重大升级。


三、实际体验与用户反馈


  1. 正面评价

    • 城市 NOA 流畅度:在正常路况下,小米 SU7 的智驾反应速度比同类产品快 20%,车道保持和加减速逻辑接近人类驾驶。
    • 性价比:29.99 万元的 Max 版标配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功能,价格低于极氪 007(32.99 万元起)和特斯拉 FSD(需额外付费 6.4 万元)。

  2. 争议与问题

    • 极端场景可靠性

      • 2025 年 3 月高速事故中,NOA 系统误判导致急减速,引发追尾,官方承认属于 “业内难题”。
      • 2025 年 4 月爆燃事故中,车辆碰撞后 2 分 17 秒起火,车门未及时开启,引发对电池安全和逃生设计的质疑。

    • 硬件故障:激光雷达偶发故障(如提车次日失灵)、倒车雷达误报等问题频发,用户投诉集中在品控和售后响应。


四、法规与市场竞争


  1. L3 法规进展

    • 北京、武汉自 2025 年 4 月起允许 L3 级自动驾驶上路,但小米 SU7 未在首批认证名单中,仍需依赖驾驶员全程监控。
    • 工信部 2025 年 3 月公告显示,小米尚未通过 L3 认证,其 “类 L3” 体验仍属辅助驾驶范畴。

  2. 竞品对比

    • 极氪 00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双 Orin-X 芯片,首创机械立体车位泊车技术,在泊车和复杂路况下更优。
    • 特斯拉 FSD:依赖纯视觉方案,成熟度高但需付费,且国内功能受限。
    • 华为 ADS 2.0:无图方案覆盖更广,城市 NOA 体验接近 L3,但硬件成本较高。


五、安全性与用户信任


  1. 事故影响

    • 2025 年 4 月爆燃事故导致 3 人死亡,暴露电池热失控和逃生设计缺陷,小米成立专项小组但未公布技术细节,用户信任度受挫。
    • 车质网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仍有用户投诉 AEB 失效、哨兵模式故障等问题,长期可靠性存疑。

  2. 安全冗余

    • 小米强调 “双活塞电子制动卡钳” 和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但第三方评测显示,低温环境下续航达成率仅 47.5%,极端天气性能待验证。


六、总结与建议


优势


  • 性价比突出:29.99 万元即可获得激光雷达 + 双 Orin-X 芯片,功能覆盖高速和城市 NOA。
  • 生态整合:小米智能家居联动提升用户体验,适合米粉群体。
  • 持续迭代:通过 OTA 优化功能,2025 年更新频率较高。

不足


  • 技术成熟度:极端场景误判、硬件故障频发,需进一步验证。
  • 法规滞后:未通过 L3 认证,功能宣传与实际法律地位存在差距。
  • 安全争议:电池热失控和事故处理影响品牌形象。

用户建议


  • 谨慎依赖智驾:即使开启 NOA,仍需保持注意力,尤其在高速和复杂路况。
  • 关注 OTA 更新:定期升级系统,优先选择高配版以获得更全面的硬件支持。
  • 对比竞品:若注重泊车和极端场景可靠性,可考虑极氪 007;若追求成熟度,特斯拉 FSD 或华为 ADS 2.0 更稳妥。

小米 SU7 的智能驾驶在性价比和生态联动上有亮点,但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仍需提升。对于愿意尝鲜且注重性价比的用户,其城市 NOA 和高速辅助功能值得体验;但对安全敏感或追求 L3 级自动驾驶的用户,建议观望法规进展和技术迭代。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585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