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平板 4 4+64GB 版本(2018 年发布)在 2025 年的市场表现和使用体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
一、市场供应与价格
- 全新设备:
小米平板 4 已于 2022 年 5 月停止官方售后维修服务,且无官方库存。目前市场上的全新设备多为个人闲置或库存尾货,价格在 1000-1500 元之间(如武汉用户 2025 年 1 月以 1250 元出售全新未开封机型),但数量极少。
- 二手市场:
- 价格范围:成色较好的二手设备价格在 500-800 元之间,部分功能正常但电池老化的机型可低至 400 元。
- 购买渠道:闲鱼、转转等平台是主要来源,但需注意验机(如屏幕老化、电池健康度、系统流畅度)。
- 风险提示:部分卖家可能翻新或更换非原装配件,建议选择提供验机报告的卖家。
二、性能与硬件表现
- 核心配置:
- 处理器:骁龙 660 AIE(2018 年中端芯片),日常使用(如看视频、轻度办公)仍流畅,但运行大型游戏或多任务时可能卡顿。
- 存储:4GB LPDDR4X 内存 + 64GB eMMC 闪存,多任务切换时易因内存不足卡顿,存储空间可通过 TF 卡扩展(最大 256GB)。
- 屏幕:8 英寸 1080P LCD 屏,支持护眼模式,但不支持高刷新率(如小米平板 6 为 144Hz),显示效果和触控流畅度落后于主流平板。
- 续航与充电:
- 电池老化:原 6000mAh 电池在 2025 年普遍健康度低于 70%,满电续航约 3-4 小时(如 2024 年用户实测健康度 65% 时,1080P 视频播放仅 3 小时)。
- 充电速度:仅支持 5V/2A 充电,充满需 2.5 小时以上,且最后 5% 充电速度极慢。
三、系统与软件支持
- 官方系统:
- 小米平板 4 官方系统停留在 MIUI10(基于 Android 8.1),自 2022 年起无更新,存在安全漏洞风险,且无法适配最新应用(如部分需 Android 10 以上的应用可能闪退)。
- 第三方 ROM:
- 可行性:可刷入 MIUI13 移植版、LineageOS 等第三方系统,但需解锁 BL 并承担变砖风险。
- 使用体验:
- MIUI13 冬奥版:支持分屏、多任务,但相机拍照后无法直接预览,字体显示异常。
- LineageOS 19.1:流畅度提升,支持安卓 12,但抽屉应用偶发无法拖到桌面的 bug。
- 兼容性:部分功能(如微信指纹支付)需依赖面具模块,且第三方系统无官方更新支持。
四、与后续型号对比
型号 | 小米平板 4(2018) | 小米平板 6(2023) |
---|---|---|
处理器 | 骁龙 660 AIE | 骁龙 870 |
屏幕 | 8 英寸 1080P 60Hz LCD | 11 英寸 2.5K 144Hz LCD |
内存 | 4GB LPDDR4X | 6GB/8GB LPDDR5 |
存储 | 64GB eMMC | 128GB/256GB UFS 3.1 |
电池 | 6000mAh(老化严重) | 8840mAh(健康度高) |
充电 | 10W 有线充电 | 33W 有线快充 |
系统支持 | 停更(第三方 ROM) | 澎湃 OS(持续更新) |
结论:小米平板 6 在性能、屏幕、续航等方面全面领先,且支持手写笔和分屏优化,适合对体验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若预算有限,小米平板 4 仅推荐用于轻度娱乐或备用设备。
五、购买建议
- 适用场景:
- 轻度使用:阅读电子书、观看网课、刷短视频等低负载场景。
- 备用设备:作为手机的大屏扩展,或儿童学习工具(需注意家长控制功能)。
- 极客玩家:可刷入第三方系统尝试 Linux 或定制 ROM,但需具备一定技术能力。
- 注意事项:
- 验机重点:检查屏幕是否有烧屏、触控失灵,电池健康度(可通过 AccuBattery 等工具检测),以及系统是否流畅。
- 电池更换:若续航严重不足,可自行更换第三方电池(约 50-100 元),但需注意兼容性。
- 数据安全:二手设备需彻底清除原用户数据,建议恢复出厂设置后多次写入大文件覆盖。
- 替代方案:
- 预算 500-800 元:考虑二手 iPad Air 2(A8X 芯片,2014 年发布)或华为 M5 青春版(麒麟 710,2018 年发布),系统支持更久。
- 预算 1000-1500 元:选择全新 Redmi Pad(骁龙 680,2022 年发布)或二手小米平板 5(骁龙 860,2021 年发布),性能和屏幕提升显著。
六、总结
小米平板 4 4+64GB 在 2025 年已属于 “廉颇老矣” 的设备,其优势仅存于极低的二手价格和便携性。若追求稳定体验或高性能,建议优先选择后续型号或其他品牌平板。对于怀旧用户或极客玩家,可尝试通过第三方 ROM 挖掘其剩余价值,但需做好应对硬件老化和软件兼容性问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