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公开信息,2025 年小米汽车的减震器供应商主要包括以下企业:
一、核心供应商:凯众股份(603037)
凯众股份是小米汽车减震系统的核心供应商,其合作范围覆盖多款车型,包括SU7 Ultra等高端车型。
- 技术优势:
凯众股份在聚氨酯减震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唯一可量产减震聚氨酯缓震器件的企业,产品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 35.8%。其自研的减震器及缓冲块通过了小米汽车的新供应商准入审核,成为底盘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 合作深度:
除了传统减震元件,凯众股份还通过子公司苏州炯熠电子与小米同步开发线控制动系统,涉及 ADAS 传感器等智能化部件,未来有望在 L3/L4 级自动驾驶车型中实现配套。
二、其他主要供应商
1. 汇众萨克斯(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
汇众萨克斯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合资企业,为小米 SU7 提供减震器。
- 技术背景:
汇众萨克斯专注于汽车减震器研发与生产,其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 市场定位:
作为国内主流供应商,汇众萨克斯在成本控制和规模化生产方面具有优势,适配小米汽车的中高端车型需求。
2. 拓普集团(601689)
拓普集团是小米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业务范围包括减震器、空气弹簧等核心部件。
- 技术布局:
拓普集团在智能底盘领域布局广泛,其空气弹簧技术已应用于小米 SU7 等车型,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 供应链地位:
拓普集团是小米汽车的一级供应商,单车供应价值达 5000-8000 元,涉及底盘、热管理等多个领域。
3. 中捷精工(301072)与纽泰格(301229)
这两家企业为小米汽车提供减震部件和悬架减震产品,主要功能是吸收路面冲击,提升驾乘舒适性。
- 行业角色:
中捷精工和纽泰格属于二级供应商,专注于细分领域的零部件配套,与凯众股份等企业形成协同效应。
三、国际品牌的潜在参与
虽然目前公开信息中未明确国际品牌的直接合作,但行业分析指出,小米汽车在高端车型中可能采用采埃孚(ZF)的 CDC 减震器或布雷博的高性能卡钳。
- 技术可能性:
采埃孚的连续阻尼控制(CDC)技术可提升车辆的动态响应,适配小米 SU7 Max/Pro 等高性能车型的需求。 - 合作模式:
国际品牌可能通过合资企业或技术授权的方式参与供应链,例如汇众萨克斯与采埃孚的技术合作。
四、供应链策略与行业背景
- 多供应商策略:
小米汽车采用 “高低配混装” 策略,例如 SU7 标准版使用弗迪电池与宁德时代电池混装,减震器领域同样可能引入多家供应商以分散风险。 - 国内供应链主导:
小米汽车的核心供应链以国内企业为主,如凯众股份、拓普集团等,这与小米 “国产替代” 的战略方向一致。 - 行业趋势:
全球减震器市场由 ZF、KYB 等国际企业主导,但国内企业如南阳淅减、正裕工业正在加速技术追赶,小米的供应链选择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五、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减震器供应商以凯众股份为核心,同时涉及汇众萨克斯、拓普集团等国内企业。国际品牌如采埃孚可能通过技术合作或合资企业参与高端车型的供应。这一供应链布局既保障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也体现了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生态整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