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的车是自己生产的吗

2025-04-26 02:06:11  阅读 6 次 评论 0 条

小米的车是自己生产的吗

截至 2025 年 4 月的最新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的生产模式呈现 **“自主生产为主、代工合作为辅”** 的格局,其核心产能已由自建工厂承担,同时通过灵活合作应对市场需求。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自主生产:北京工厂产能释放


  1. 北京亦庄工厂的核心地位
    小米在北京亦庄的自有工厂是当前生产主力。一期工厂于 2024 年 3 月正式投产,年产能规划 15 万辆,但通过双班倒生产模式,实际产能已接近 200%。2025 年 4 月,二期工厂通过验收并启动设备联调,预计 6 月正式投产,届时北京工厂总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 / 年。这两座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产线,每 76 秒下线一台车,关键工艺(如大压铸、涂装、总装)实现 100% 自动化,且已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完全具备自主生产能力。

  2. 产能爬坡与订单匹配
    小米 SU7 系列车型(包括 SU7 和 SU7 Ultra)需求旺盛,2025 年 3 月 SU7 Ultra 开售两小时即突破年度订单目标。北京工厂通过产能优化,2024 年 10 月单月交付量已突破 2 万辆,2025 年计划冲刺全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自有工厂的产能释放,是小米应对市场需求的关键支撑。


二、代工合作:武汉工厂的潜在布局


  1. 武汉工厂的谈判进展
    小米与东风汽车关于武汉工厂的合作仍在推进中。尽管双方曾因代工模式分歧(如东风不愿放弃岚图品牌补贴)停滞,但湖北省政府的介入推动了谈判进程。目前,小米已向东风云峰工厂派驻工程师,该工厂具备 30 万辆年产能,且部分产线因东风日产销量下滑处于闲置状态。若合作落地,武汉工厂可能成为小米的第二生产基地,覆盖华中及西南市场。

  2. 代工模式的灵活性
    小米并未完全排除代工可能性。例如,2024 年小米曾与北汽蓝谷洽谈代工,但最终因资质问题转向自建工厂。当前,武汉工厂若采用 “租赁产线 + 自主管理” 模式,既能快速扩充产能,又能保持生产控制权,符合小米 “核心环节自主、非核心环节合作” 的策略。


三、技术与供应链的自主化


  1. 关键技术自研
    小米在智能制造领域投入显著,例如自研 X-Eye 智能质检系统、大压铸技术(430 个工艺参数全自动化控制),以及与思灵机器人合作开发的柔性组装线(单位小时产量提升 30%)。这些技术的应用,强化了自有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管控能力。

  2. 供应链本地化
    小米汽车 52 家核心供应商中,超过 70% 位于京津冀地区,北京工厂周边已形成产业集群。这种布局缩短了供应链响应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进一步支持自主生产的稳定性。


四、2025 年生产模式的综合判断


  • 主要产能来自北京自有工厂:一期和二期工厂合计 30 万辆年产能,可满足 SU7 系列及新车型 YU7 的生产需求。
  • 武汉工厂或成补充产能:若与东风合作落地,可能在 2025 年底启动试生产,但短期内对整体产能贡献有限。
  • 代工比例较低:小米已明确 “去代工化”,代工仅作为应对突发需求的备选方案,而非长期策略。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生产以北京自建工厂为主导,通过高度自动化产线和供应链本地化实现高效自主生产。武汉工厂的合作若达成,将作为区域产能补充,但代工模式在小米的整体战略中已退居次要地位。这一生产格局既体现了小米对核心环节的掌控力,也反映了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小米的车是自己生产的吗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474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