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小米无线车充(以最新款 小米无线车充 Pro 为例)的使用方法可分为安装、连接、充电操作及进阶功能四部分,以下为详细指南:
一、安装步骤
- 选择安装方式
小米无线车充 Pro 支持三种安装方式,适配不同车型需求:
- 出风口夹式:适用于大多数车型,通过金属夹片固定在空调出风口叶片上。安装时需确保出风口叶片宽度在 8-12mm 之间,避免夹臂过松或过紧。
- 粘贴式底座:使用 3M 胶将底座固定在中控台或挡风玻璃上,适合无出风口安装位置的车型。粘贴前需清洁表面并等待 24 小时固化以确保牢固。
- 磁吸式支架:需搭配小米磁吸手机壳(如小米 14 Ultra 专用壳),通过磁吸吸附在仪表台或挡风玻璃支架上,支持 360° 旋转调整角度。
- 固定充电模块
将充电模块与支架或底座连接,确保旋转轴锁定牢固。出风口夹式需将金属夹片完全卡入出风口叶片,粘贴式底座需按压 10 秒以上确保贴合。
二、电源连接与启动
- 选择供电方式
- DC 接口:使用随附的 12-24V 车充(输入 8A MAX),插入车辆点烟器接口,另一端连接充电模块的 DC 接口。此方式支持 50W 满功率输出。
- Type-C 接口:若车辆支持 USB-C 供电(如小米 SU7),可直接用 Type-C 线连接充电模块,最高支持 65W 输入,但需确认车辆接口功率是否匹配。
- 启动与指示灯
通电后,充电模块外圈蓝色指示灯闪烁三次,表示初始化完成。此时夹臂处于闭合状态,等待手机靠近。
三、充电操作与交互
- 放置手机
- 自动感应:将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如小米 14 Ultra、三星 S24 Ultra、iPhone 16 Pro Max)靠近充电区域,微波雷达传感器会检测到手机移动,夹臂自动张开至 84mm 最大间距。
- 手动操作:轻触侧面按键或长按 2 秒,夹臂也可手动张开。手机放入后自动夹紧,确保充电线圈对准模块中心(误差需 ≤4mm)。
- 充电状态
- 正常充电:蓝色指示灯常亮,手机屏幕显示 “无线充电中”(小米手机会显示 “疾速闪充” 标识)。
- 异常提示:若指示灯红色闪烁,可能是手机位置偏移、保护壳过厚(>4mm)或金属异物干扰,需调整位置或更换保护壳。
- 智能散热
充电模块内置独立风扇,当功率超过 30W 或温度高于 45℃ 时自动启动,通过背部直吹风道散热。实测为小米 14 Ultra 充电 20 分钟,模块温度仅 38.6℃,手机表面温热可控。
四、进阶功能与注意事项
- 断电开取
车辆熄火后,内置超级电容支持夹臂延迟释放(10 分钟内可操作一次),避免手机被锁死。轻触侧面按键即可取出手机。
- 多设备兼容
- 小米机型:小米 13/14/15 系列、Redmi K70 等支持 50W 疾速闪充,32 分钟可充至 50%。
- 其他品牌:iPhone 16 Pro Max 支持 15W 充电,三星 S24 Ultra 支持 10W,需确认手机无线充电协议(如 Qi 认证)。
- 安全保护
支持过压、欠压、过温、异物检测等多重保护。若检测到金属异物(如手机壳含金属片),会自动断电并闪烁红灯。
- 维护建议
- 清洁:每月用无水酒精擦拭充电面板,避免灰尘影响感应。
- 固件更新:通过米家 APP 搜索 “小米无线车充 Pro”,可 OTA 升级固件优化充电策略。
五、常见问题排查
问题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夹臂不张开 | 手机未靠近感应区 / 电量不足 | 手动按键张开 / 检查电源连接 |
充电中断 | 手机位置偏移 / 保护壳过厚 | 重新放置手机 / 更换超薄保护壳(≤4mm) |
发热严重 | 环境温度过高 / 散热口堵塞 | 开启车内空调 / 清理散热口灰尘 |
指示灯异常 | 电源接触不良 / 模块故障 | 检查接口 / 联系售后(保修期 1 年) |
六、配件推荐
- 小米磁吸手机壳:专为小米 14 Ultra 设计,支持 50W 无线快充,磁吸吸附更稳固。
- Type-C 快充线:若使用车辆 USB-C 接口供电,建议选择 100W 编织线(如小米澎湃线),确保功率稳定。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高效使用小米无线车充 Pro,享受安全、快速的车载无线充电体验。若有其他疑问,可通过小米商城或官方客服获取进一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