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核心制造基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其超级工厂是目前唯一已投产的生产基地。以下是基于最新公开信息的详细分析:
一、北京亦庄超级工厂:产能扩张的核心
1. 工厂概况与产能规划
- 地理位置:位于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西至同义路,东至环景西一路,北至景盛南四街,南至亦通街。
- 建设进度:
- 一期工厂: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竣工,2024 年 3 月正式揭幕,4 月启动首批交付。目前主要生产小米 SU7 系列车型,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实际产能通过双班生产提升至月产 2.4 万辆,2024 年累计交付超 13.6 万辆。
- 二期工厂:2024 年 7 月竞得地块,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竣工,7-8 月投产。二期工厂与一期相邻,占地面积约 52 公顷,新增年产能 15 万辆,投产后北京基地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支撑小米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
- 技术亮点:工厂配备 9100 吨超级大压铸设备(比特斯拉上海工厂的 6000 吨设备更先进)、700 余台工业机器人,实现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每 76 秒下线一台 SU7。
2. 官方动态与产能目标
- 雷军确认:2025 年 1 月宣布工厂全面开放参观预约,每周六接待 20 组访客,展示其对生产流程的信心。
- 产能爬坡:2025 年一季度交付量达 7.58 万辆,其中 SU7 系列占 95.7%。二期工厂投产后,产能将加速释放,预计全年交付 35 万辆。
二、其他潜在基地:规划与传闻
1. 武汉经开区项目:争议中的布局
- 传闻内容:网传小米武汉工厂位于经开区通航产业园,总规划用地 2000 亩,与小鹏、路特斯工厂相邻,规划产能支撑 2026 年百万辆目标。招聘信息显示已启动项目总监等岗位招聘。
- 争议焦点:
- 土地用途变更:武汉汉南区一块原规划为汽车制造的土地已调整为低空经济用途,可能影响工厂选址。
- 定位存疑:有消息称武汉工厂可能用于生产低空飞行器而非汽车,且小米在光谷的智能家电工厂(2025 年 11 月投产)更受官方关注。
- 现状: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官方未正式宣布武汉汽车工厂落地,项目仍处于传闻阶段。
2. 合肥:早期传闻未获证实
- 背景:2024 年曾有消息称小米与江淮汽车洽谈代工,并考虑落户合肥,但小米官方回应 “一切以披露为准”。
- 可行性分析:合肥作为新能源汽车之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物流优势,但 2025 年最新信息显示,小米在合肥的布局仍以家电工厂为主,汽车制造未有实质性进展。
3. 代工合作:北汽蓝谷与江淮
- 北汽蓝谷:2023 年双方就生产合作展开深入洽谈,但 2025 年未披露进一步进展,推测合作未落地。
- 江淮汽车:曾传闻代工 20 万元以下车型,但小米官方未确认,且江淮与华为合作更受关注。
三、总结:北京主导,多基地规划待验证
- 核心结论:2025 年小米汽车的唯一量产基地为北京亦庄超级工厂,其一期和二期工厂将贡献全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武汉、合肥等地的工厂仍处于规划或传闻阶段,尚未有官方签约或奠基信息。
- 未来布局:若武汉、合肥等项目落地,小米可能形成 “南北双基地” 格局,但短期内北京仍为生产重心。
建议关注小米官方公告或地方政府招商信息,以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