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是否值得入手小米平板 5,需结合其性能表现、市场定位及用户需求综合判断。以下从核心配置、竞品对比、使用场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配置与当前市场定位
小米平板 5 发布于 2021 年,搭载骁龙 860 处理器,配备 11 英寸 2.5K 120Hz LCD 屏幕、四扬声器及 8720mAh 电池,发布时定位中高端。截至 2025 年,其配置已显落后:
- 性能:骁龙 860(安兔兔跑分约 68.9 万)仅相当于 2025 年中端芯片水平,运行《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大型游戏时帧率波动明显,且长时间使用后发热显著。
- 屏幕:120Hz 刷新率仍属主流,但 2.5K 分辨率在 2025 年已被 3K 甚至 4K 屏幕超越,色彩表现(DCI-P3 色域)和护眼技术(低蓝光认证)也不及华为 MatePad Pro 2025 的 13.2 英寸 2.8K 柔光屏。
- 系统支持:MIUI for Pad 系统更新频率已降至每月一次,且开发版更新周期仅一年,2025 年可能已停止功能迭代,安全性补丁支持也将逐步终止。
二、价格与竞品对比
- 价格优势:小米平板 5 当前售价约 1999 元(6GB+128GB),二手市场可低至 1300 元左右,性价比突出。若预算严格限制在 2000 元以内,且对性能要求不高,其仍是备选方案。
- 竞品压制:2025 年同价位新品(如小米平板 7 Pro,2723 元起)在配置上全面领先:
- 性能:小米平板 7 Pro 搭载骁龙 8s Gen3(安兔兔跑分 140 万 +),GPU 性能提升 40%,可流畅运行《原神》全高画质。
- 屏幕:11.2 英寸 3.2K 144Hz 自适应屏,支持杜比视界,色彩准确度 ΔE<1,远超小米平板 5 的 LCD 屏幕。
- 生态:MIUI Pad 系统横屏适配超 5000 款应用,磁吸键盘 + 触控笔套装仅 499 元,生产力工具更完善。
三、适用场景与用户需求
推荐入手场景:
- 轻度娱乐:120Hz 屏幕 + 四扬声器 + 8720mAh 电池,适合追剧、刷短视频、阅读电子书等场景,续航可达 10 小时以上。
- 学生党笔记:支持小米灵感触控笔(4096 级压感),配合笔记应用可满足课堂记录需求,但延迟(约 30ms)略高于华为 MatePad Pro 2025 的星闪手写笔(2ms)。
- 预算敏感型用户:若预算有限且对性能要求不高,二手市场 1300 元左右的价格可作为 “备用机” 或 “影音工具”。
谨慎考虑场景:
- 专业创作:骁龙 860 无法流畅运行 Adobe 系列软件,8GB 内存也难以处理 4K 视频剪辑,建议选择 OPPO Pad4 Pro(2804 元起)或华为 MatePad Pro 2025(5049 元起)。
- 硬核游戏:骁龙 860 在《崩坏:星穹铁道》中仅能维持中画质 30 帧,且机身温度高达 42℃,远不如红魔电竞平板 Pro(4479 元起)的骁龙 8 Gen3 领先版 + 九重散热系统。
- 长期使用:MIUI 系统更新停止后,安全性漏洞可能增加,且无法体验多屏协同、AI 大模型等新功能,建议优先选择支持鸿蒙 NEXT 或 iOS 18 的新品。
四、总结与建议
推荐指数:★★★☆(仅推荐给预算严格限制在 2000 元以内、需求明确的用户)
- 优势:价格低廉、屏幕素质尚可、续航持久,适合作为 “影音娱乐副屏” 或 “学生党入门平板”。
- 劣势:性能落后、系统更新停滞、生态功能有限,长期使用体验不佳。
替代方案:
- 小米平板 7 Pro(2723 元起):性能提升 100%,屏幕升级至 3.2K 144Hz,支持 67W 快充,性价比更高。
- 华为 MatePad 11.5 2024 款(1899 元起):搭载骁龙 7 Gen1,鸿蒙系统多设备协同体验更优,适合华为手机用户。
- 二手 iPad Air 4(约 2000 元):A14 芯片性能更强,iPadOS 生态更完善,长期使用价值更高。
若仍考虑小米平板 5,建议优先选择成色较新的二手设备(如 95 新 6GB+256GB 版本,约 1399 元),并关注电池健康度(建议≥85%)和屏幕老化情况。对于多数用户,2025 年更推荐加价 500-1000 元选择新品,以获得更流畅的体验和更长的生命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