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信息及最新产能动态,2025 年小米 SU7 系列车型的提车时间主要受订单积压、产能爬坡及车型配置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当前交付周期与车型差异
- 标准版(21.59 万元):
截至 2025 年 4 月,标准版锁单后交付周期为47-50 周(约 11-12 个月)。若在 4 月 25 日下单,预计提车时间为2026 年 3 月至 4 月,已超出 2025 年范围。这一延迟主要源于标准版订单占比最高(约 50%),且小米工厂优先保障 Pro 和 Max 版交付。
- Pro 版(24.59 万元):
交付周期为45-48 周(约 10.5-11.5 个月),当前下单预计2026 年 2 月至 3 月提车。Pro 版配置均衡,订单量仅次于标准版,产能分配压力较大。
- Max 版(29.99 万元):
交付周期为42-45 周(约 10-10.5 个月),若在 4 月 25 日下单,预计2025 年 12 月至 2026 年 1 月提车。Max 版因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生产流程复杂,交付周期略长于 Ultra 版。
- Ultra 版(52.99 万元):
交付周期为18-21 周(约 4.5-5 个月),当前下单可在2025 年 9 月至 10 月提车。Ultra 版产能较低(周均交付约 450 台),但订单量较少,因此交付速度最快。
二、产能提升与交付加速计划
- 二期工厂投产: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已于 2025 年 4 月 15 日完成规划验收,预计6 月中旬竣工,7-8 月正式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从 15 万辆提升至 30 万辆,主要用于生产 SU7 系列及下半年上市的 YU7 SUV。
- 产能爬坡节奏:
- Q3(7-9 月):二期工厂初期产能约 5000 辆 / 月,优先用于消化 Ultra 版和 Max 版订单,标准版交付周期可能缩短至 40 周左右。
- Q4(10-12 月):产能提升至 1.5 万辆 / 月,Pro 版和标准版交付周期有望分别缩短至 40 周和 45 周,但 2025 年内仍难实现标准版交付。
- 供应链优化:
小米正与宁德时代合作提升电池供应,并引入武汉江夏区的前副车架生产线,预计 2025 年 Q4 零部件供应瓶颈将缓解,进一步加速生产。
三、影响交付的关键因素
- 订单量持续增长: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累计锁单量已超 35 万辆,且每周新增订单约 1.3 万台。产能提升速度滞后于订单增长,导致交付周期不断延长。
- 新车型 YU7 上市:
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计划于2025 年 6-7 月上市,预计首月订单将超 5 万辆。YU7 生产可能分流部分 SU7 产能,进一步加剧交付压力。
- 政策与市场波动:
若 2025 年下半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或竞品降价,可能影响小米订单稳定性,但短期内需求端仍保持强劲。
四、用户应对建议
- 优先选择高配置车型:
Ultra 版和 Max 版交付周期显著短于标准版,且配置更具竞争力。若预算允许,建议选择这两款车型以缩短等待时间。
- 关注官方产能公告:
小米汽车官网及 APP 会定期更新交付周期,用户可通过 “我的订单” 页面查看预计提车时间。若二期工厂投产进度超预期,部分订单可能提前交付。
- 考虑跨区域提车:
合肥地区交付中心已启动(肥东县包公大道),但全国产能统一调配,跨区域提车无法缩短周期。建议优先选择本地提车以简化流程。
五、总结
- 2025 年内可提车的车型:
- Ultra 版:9-10 月提车
- Max 版:12 月 - 2026 年 1 月提车
- Pro 版:2026 年 2-3 月提车
- 标准版:2026 年 3-4 月提车
- 核心建议:
若希望在 2025 年提车,建议选择 Ultra 版或 Max 版,并密切关注二期工厂投产动态。标准版用户需做好跨年度等待准备,或考虑转购其他品牌车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