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在续航领域的布局已形成覆盖轿车与 SUV 的双产品线,技术路线涵盖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及超快充方案。以下从车型矩阵、技术突破、实测表现及行业趋势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2025 年小米 SU 系列续航全景
1. 小米 SU7 Ultra(性能旗舰)
- CLTC 续航:630 公里(搭载 93.7kWh 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麒麟 II 代,能量密度 146.87Wh/kg)。
- 赛道性能:三电机四驱系统(前 1 后 2),总功率 1138kW,零百加速 1.98 秒,极速 350km/h,赛道模式下续航达成率约 75%(纽北圈速测试数据)。
- 充电效率:800V 高压平台支持 480kW 超充,10%-80% 充电仅需 11 分钟,补能速度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30%。
2. 小米 YU7(中大型纯电 SUV)
- CLTC 续航:820 公里(双电机四驱版,101.7kWh 磷酸铁锂电池)。
- 低温实测:雷军亲测冬季高速续航达成率 80%(-10℃环境下,1310 公里长途驾驶仅充电 2 次,单次充电续航约 655 公里)。
- 技术亮点:全域 800V 碳化硅平台支持 15 分钟补能 500 公里,搭载小米自研 "铠甲电池系统",通过针刺测试(热失控延迟 6 分 12 秒)。
3. SU7 Pro/Max(2025 款升级)
- 续航突破:搭载宁德时代 "麒麟 5.0" 半固态电池,CLTC 续航达 900 公里(电池容量 120kWh,能量密度提升至 300Wh/kg)。
- 快充能力:支持 1000V 超充,12 分钟补能 500 公里,适配小米自建超充站网络(2025 年目标建成 500 + 座)。
二、技术突破与行业趋势
1. 固态电池布局
- 半固态过渡:2025 年测试车型采用 "固液混合" 方案(电解液含量<10%),兼容现有 800V 平台,能量密度达 400Wh/kg。
- 全固态规划:计划 2027 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适配小米第三代超级底盘(CTB 一体化设计),续航目标 1200 公里。
2. 超快充技术
- 800V 高压平台:SU7 Ultra 和 YU7 均搭载 800V 架构,配合碳化硅逆变器,充电效率提升 40%。
- 碳化硅应用:小米自研碳化硅电驱系统,功率密度达 5.1kW/kg,较传统硅基方案提升 30%。
3. 智能化电池管理
- AI 热管理:通过实时监测电芯状态,AI 算法优化充放电策略,低温环境下续航保持率提升至 82%。
- 车云协同:电池数据与云端联动,实现远程诊断和 OTA 升级,寿命延长 30%。
三、用户场景实测数据
1. 城市通勤
- SU7 Pro:CLTC 续航 830 公里,实测城市工况达成率 96.87%(平均时速 52km/h,表显电耗 12.1kWh/100km)。
- YU7:CLTC 续航 820 公里,实测城市工况达成率 92%(平均时速 35km/h,表显电耗 13.5kWh/100km)。
2. 长途驾驶
- SU7 Ultra:高速工况(120km/h)续航达成率 78%,表显电耗 18.5kWh/100km。
- YU7:冬季高速(-10℃,平均时速 100km/h)续航达成率 80%,表显电耗 22kWh/100km。
3. 充电体验
- 超充场景:SU7 Ultra 在小米超充站(480kW)充电,5 分钟补能 220 公里,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
- 家用充电:YU7 支持 22kW 家用快充,从 0% 充至 100% 需 5.5 小时。
四、行业对标与竞争力分析
1. 续航对比
车型 | 续航(CLTC) | 电池类型 | 充电效率(10%-80%) |
---|---|---|---|
小米 SU7 Ultra | 630km | 三元锂 | 11 分钟 |
小米 YU7 | 820km | 磷酸铁锂 | 15 分钟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672km | 三元锂 | 15 分钟 |
比亚迪汉 EV | 715km | 磷酸铁锂 | 30 分钟 |
2. 技术优势
- 电池安全:小米 "铠甲电池系统" 通过针刺、挤压等极端测试,热失控延迟 6 分 12 秒,优于宁德时代麒麟 4.0(4 分钟)。
- 智能化:澎湃 OS 系统实现手机、家居与车机无缝流转,支持跨场景续航优化(如导航联动电池预加热)。
五、未来展望
- 2025 下半年计划:SU7 Pro/Max 2025 款将搭载半固态电池,CLTC 续航突破 900 公里,首批交付预计 Q3。
- 2026 年布局:推出增程式 SUV(内部代号 "昆仑"),纯电续航 40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200 公里。
- 固态电池量产:计划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能量密度达 500Wh/kg,续航目标 1200 公里。
总结
2025 年小米 SU 系列在续航领域展现出 "性能 + 实用" 的双重竞争力:SU7 Ultra 以 630 公里续航与赛道级性能树立技术标杆,YU7 凭借 820 公里续航与低温稳定性抢占 SUV 市场。同时,半固态电池与超快充技术的落地,标志着小米在电池技术领域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随着固态电池量产计划的推进,小米有望在 2027 年实现续航技术的再次突破,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