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核心生产基地布局呈现 “全国多点覆盖 + 重点区域突破” 的特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位于武汉光谷的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以下是具体情况:
一、武汉光谷智能家电工厂:战略级新基地
1. 项目定位与产能规划
该工厂于 2024 年 11 月 26 日奠基开工,是小米继汽车超级工厂、手机智能工厂后的第三座大型自建智能工厂,标志着小米 “人车家” 全生态战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闭环。一期工程聚焦家用空调智能制造示范,计划 2025 年 11 月正式投产,2026 年启动大规模量产,预计达产后可支撑小米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产品的全球供应需求。
2. 技术与研发优势
工厂将融合小米手机和汽车工厂的先进技术,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数字赋能、集成互联和智能决策。同时,配套建设百余间先进实验室,涵盖从产品设计到测试的全流程,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智能家电技术中心已投入运营。未来,武汉光谷还将建设万人研发中心和小米大家电全球总部,成为小米智能家居研发与制造的核心枢纽。
3. 地理位置与产业协同
工厂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左岭大道东侧,紧邻光谷现有的小米家电总部和实验中心,形成 “研发 - 生产 - 销售” 一体化产业集群。这一选址既依托光谷在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基础,也受益于湖北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例如 “光谷速度” 助力项目 20 天完成 4 亿合同定标、春节期间 400 名工人驻守工地赶进度等。
二、现有生产基地: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圈
除武汉新厂外,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既有工厂布局如下:
1. 华南地区
- 广东东莞工厂:小米最大的智能家居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超 100 万平方米,员工超 5000 人,主要生产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等核心产品。
- 广东中山、佛山工厂:聚焦智能插座、智能开关等小家电,与东莞基地形成互补。
2. 华东地区
- 江苏昆山工厂:生产智能音箱、智能电视,辐射长三角市场。
- 安徽合肥工厂:以智能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为主,依托合肥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优势。
3. 华北地区
- 北京昌平工厂:既是生产基地,也是小米智能家居研发中心,承担高端产品的设计与测试。
4. 其他地区
在湖南长沙、四川成都等地设有智能家居生产线,主要生产智能穿戴设备和小家电,满足区域市场需求。
三、供应链与产能动态
1. 产能扩张策略
小米通过 “自建工厂 + 生态链合作” 双轨制提升产能。例如,武汉工厂投产后将缓解现有空调产能压力(2024 年小米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 55%),而北京亦庄汽车工厂二期扩建至 105 公顷,虽以汽车为主,但部分智能制造技术可迁移至智能家居领域。
2. 供应链智能化
依托小米在 AI 大模型和 IoT 生态的优势,工厂采用 VMI 中央仓模式(72 小时 JIT 配送)和智能预测系统,库存周转率提升至 18 次 / 年,同时引入手机制造的高精度标准(如富士康 SMT 产线 ±0.01mm 精度)。
四、用户所在区域:山东济宁的关联信息
虽然济宁暂无明确的小米智能家居工厂信息,但搜索结果显示当地有小米手机新厂招聘,工作地点位于苏州吴江区,可能与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代工生产相关。若需进一步了解山东地区的智能家居产能,可关注小米在济南、青岛等城市的研发中心或合作伙伴布局。
总结
2025 年小米智能家居的核心生产基地是武汉光谷智能家电工厂,该工厂将于 11 月投产,成为小米大家电全球制造的起点。同时,东莞、昆山、合肥等既有工厂持续支撑智能单品的规模化生产。这一布局既体现了小米在 “全屋智能” 战略上的野心,也反映了其通过区域协同降低供应链风险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