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公布的信息,2025 年即将上市的首款 SUV 车型 ** 小米 YU7(御 7)** 的纯电续航里程已明确披露。以下是基于最新数据和技术解析的详细说明:
一、官方续航数据与配置版本
小米 YU7 提供双电机四驱版和单电机后驱版两种动力配置,搭载不同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具体续航表现如下:
- 双电机四驱版:
- 电池容量:101.7kWh
- CLTC 续航:760/750/670km(对应不同轮辋尺寸和能耗优化)
- 动力性能: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零百加速 3.6 秒,最高车速 253km/h。
- 单电机后驱版:
- 电池容量:96.3kWh
- CLTC 续航:820/810/725km(其中 820km 为顶配版本数据)
- 动力性能:最大功率 235kW,零百加速 6.9 秒,最高车速 240km/h。
二、技术亮点与续航优化
- 电池技术:
- 采用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通过 CTP(Cell to Pack)技术提升体积利用率至 77.8%,能量密度达 180Wh/kg。
- 支持800V 高压平台,充电 12 分钟可增加 230 公里续航(从 10% 充至 80% 仅需 18 分钟)。
- 热管理系统:
- 搭载AI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可实时优化油电分配比例(混动版),低温环境下电池预热效率提升 30%。
- 纯电版通过全域热管理技术,在 - 10℃环境下续航衰减控制在 15% 以内。
- 轻量化设计:
- 车身采用高强度钢与铝合金混合架构,整备质量 2405kg(双电机版),风阻系数低至 0.23Cd。
- 轮毂可选装封闭式设计,进一步降低风阻。
三、实测表现与行业对比
- 极端环境测试:
- 雷军于 2025 年 2 月亲自驾驶混动版 YU7 完成1310 公里冬季续航测试,在 - 10℃、平均时速 100km/h 的条件下,综合油耗仅 5.2L/100km。
- 纯电版虽未公布极端环境数据,但参考小米 SU7 的表现(冬季续航达成率约 70%),YU7 在 - 10℃时实际续航可达 570-650 公里。
- 竞品对比:
- 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版:CLTC 续航 719 公里,但冬季续航衰减约 30%。
- 小鹏 G7:CLTC 续航 702 公里,采用三元锂电池,低温性能略优于磷酸铁锂。
- 问界 M8 插混版:纯电续航 235 公里,更适合短途通勤。
四、用户场景与选购建议
- 城市通勤:
- 单电机后驱版的 820km 续航可满足一周通勤需求(日均 100 公里),配合家用充电桩夜间补能,使用成本极低。
- 推荐选择 19 英寸轮毂版本,续航达成率更高(810km)。
- 长途出行:
- 双电机四驱版的 760km 续航适合跨省旅行,搭配 800V 超充网络,15 分钟补能 300 公里。
- 建议选装热泵空调,进一步提升冬季续航稳定性。
- 性价比之选:
- 单电机后驱版起售价预计 30 万元左右,比双电机版低约 5 万元,适合对动力需求不高的用户。
五、行业趋势与技术展望
- 固态电池进展:
-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丰田、蔚来等品牌展示了固态电池车型(如丰田 bZ5X 续航 1020km),但小米 YU7 未搭载该技术。
- 宁德时代计划 2026 年量产半固态电池,小米或在后续车型中应用。
- 续航竞争格局:
- 2025 年主流纯电 SUV 续航普遍突破 700 公里,小米 YU7 凭借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和 800V 平台,在 30-40 万元价位具备较强竞争力。
总结
小米 YU7 作为 2025 年备受期待的中大型纯电 SUV,其820 公里的 CLTC 续航已达到行业第一梯队水平,配合 800V 超充和智能热管理技术,有效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尽管未采用固态电池,但通过现有技术的优化,小米在续航、性能与价格之间找到了平衡,为消费者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