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最新信息,小米汽车 2025 年的交付时间主要涉及两款车型:已上市的 SU7 系列和计划上市的 YU7 SUV。以下是具体交付安排及相关背景分析:
一、SU7 系列交付情况
- 现有订单交付周期
目前小米 SU7 各版本的交付时间已显著延长。根据小米汽车 App 数据,标准版、Pro 版、Max 版的等车时间分别为 46-49 周、45-48 周、42-45 周,这意味着 2025 年 4 月下单的用户预计提车时间将集中在 2026 年 2-3 月。这一延迟主要源于市场需求远超预期(2024 年交付 13.69 万辆,2025 年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以及产能爬坡速度的限制。
- 产能提升计划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已于 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7-8 月正式投产。该工厂投产后,年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加上一期工厂的优化产能,整体年产能有望突破 50 万辆。不过,产能爬坡需要 2-3 个月时间,预计三季度中下旬才能实现稳定生产。因此,2025 年下半年 SU7 的交付压力将逐步缓解,但大部分新增订单仍需跨至 2026 年交付。
二、YU7 SUV 的上市与交付
- 上市时间确认
小米首款纯电 SUV 车型 YU7 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尽管此前有传闻称可能延期至 8 月,但小米官方在 2025 上海车展期间明确回应 “上市时间未变”。
- 交付时间预期
参考 SU7 的交付节奏,YU7 上市后预计需要 1-2 个月的生产准备期,首批交付可能在 2025 年 8-9 月启动。由于 YU7 定位中型 SUV,目标市场与 SU7 形成互补,且二期工厂投产后产能逐步释放,其交付周期可能短于 SU7 当前的等待时间。
三、区域交付策略与产能分配
- 优先覆盖核心市场
小米汽车延续 “先一线城市后下沉市场” 的交付策略。2024 年首批交付中心覆盖 29 个城市,2025 年新增的哈尔滨等城市已开始运营。济宁作为三线城市,预计在 2025 年下半年或 2026 年初纳入交付范围,但具体时间需以官方公告为准。
- 产能分配逻辑
二期工厂投产后,产能将优先保障 SU7 和 YU7 的订单。SU7 因订单积压严重,可能仍以消化存量订单为主;YU7 作为新车型,初期产能可能受限,交付周期相对较长。此外,小米 SU7 Ultra(预售价 81.49 万元)因定位高端,交付周期较短,部分配置可在 2025 年内完成交付。
四、影响交付的关键因素
- 供应链稳定性
近期 SU7 电池供应商争议事件(宁德时代与弗迪电池混装引发信任危机)可能影响部分用户的购车决策,但未直接导致交付延期。小米通过 “自研 + 生态链” 模式已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核心供应商如万向钱潮、祥鑫科技等正加速扩产以匹配产能需求。
- 政策与市场环境
2025 年智能网联汽车试点政策的推进,以及上海车展等行业活动的营销效应,可能进一步刺激订单增长。小米需在提升产能的同时优化生产流程,以平衡交付速度与产品质量。
五、用户行动建议
- 已订 SU7 用户
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查询具体排期,预计 2025 年四季度部分订单可能提前交付(如 Max 版),但整体仍需等待至 2026 年初。
- 计划购买 YU7 用户
建议在 6-7 月上市后尽快锁定订单,以争取首批交付资格。若选择高配四驱版(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可能因供应链优先级较高而缩短等待时间。
- 济宁及其他下沉市场用户
密切关注小米汽车官方渠道,2025 年下半年可能启动新一批交付中心城市的投票或建设计划。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交付重心将集中于 SU7 存量订单的消化和 YU7 的初期交付。SU7 新订单的交付周期已跨至 2026 年,而 YU7 预计在 8-9 月启动首批交付。济宁等非核心城市的交付时间需依赖产能释放进度,建议用户保持对官方信息的关注。随着二期工厂产能逐步释放,2025 年四季度起交付压力有望显著缓解,但整体仍需面对市场需求与产能爬坡的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