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最新权威信息,小米集团在武汉的智能家电工厂建设进展迅速,目前正处于关键施工阶段,预计将于2025 年 11 月正式投产,2026 年实现大规模量产。以下是具体细节:
一、武汉工厂的定位与规模
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是小米继北京手机智能工厂、北京汽车超级工厂后的第三座大型自建智能工厂,也是其全球首座专注于大家电生产的基地。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左岭大道东侧,占地面积达751 亩,总投资规模未公开但被业内视为 “战略级投入”。
工厂一期聚焦空调品类,规划六大核心分厂,覆盖家用及中央空调的全流程生产,包括压缩机、换热器等核心部件的自研自产能力。同时配套建设100 余间先进实验室,实现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的闭环,未来还将扩展至冰箱、洗衣机等品类。
二、建设进度与投产计划
- 超常规建设速度:
项目于 2024 年 8 月签约,11 月 26 日奠基开工,2025 年 1 月 20 日即完成结构性封顶,从开工到封顶仅用2 个月,刷新 “光谷速度”。截至 2025 年 4 月,总体工程量完成度已达80%,主厂房、物流仓库等核心设施进入全面装修阶段,计划提前 2 个月交付,较原计划的 2025 年 11 月投产进一步提速。
- 设备安装与人员储备:
制冷机组、空气压缩机等关键生产设备已运抵现场并开始安装,地坪工程完成 80%。与此同时,小米启动生产人员招聘,首批员工在小米中试工厂完成培训后,将在厂房竣工后立即入驻,确保投产即达效。
三、战略意义与产业影响
- 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的关键拼图:
武汉工厂是小米 “人车家” 战略的重要落子,标志着其从手机、汽车向智能家居领域的垂直整合。通过自建工厂,小米将实现空调等大家电的全栈自研,打破传统家电行业的技术壁垒,例如压缩机、直驱电机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
- 对武汉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
光谷已成为小米的 “家电大本营”,除工厂外,还布局了家电总部、实验中心,并计划建设万人研发中心和全球大家电总部。小米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定向输送人才,吸引超 200 名本地高校毕业生加入,推动武汉成为智能家电研发与制造高地。
- 市场竞争与行业变革:
工厂投产后,小米空调产能将达100-150 万台 / 年,结合其 “高性价比 + 智能化” 策略,可能重塑空调市场格局。行业分析认为,小米的入局将加速传统家电企业的技术迭代,推动行业向高能效、智能化方向升级。
四、当前状态与未来展望
截至 2025 年 4 月,武汉工厂仍处于建设与设备调试阶段,尚未正式投产。但根据施工进度,主厂房预计2025 年 9 月 15 日提前交付,11 月启动试生产,2026 年实现规模化量产。雷军曾公开表示,武汉工厂将成为小米智能家电全球制造能力的起点,并计划复制到其他地区。
总结
2025 年,小米在武汉的智能家电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 11 月投产。这一项目不仅是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关键节点,也将为武汉光谷的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随着工厂的建成,小米将在大家电领域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自主化,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硬件市场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