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 2025 年,小米 10(2020 年发布)已属于五年前的老机型,是否值得购买需结合具体需求和预算综合评估。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硬件性能:明显落后,难以应对主流需求
- 处理器:搭载骁龙 865(5 年前旗舰芯片),性能约相当于骁龙 7 系中端芯片(如骁龙 778G),可满足日常轻度使用(如社交、视频),但运行大型游戏(如《原神》高画质)或多任务后台时可能卡顿。
- 内存与存储:主流配置为 8GB+256GB,而 2025 年新机普遍标配 12GB+512GB,多任务切换和存储空间可能受限。
- 屏幕与续航:
- 6.67 英寸 AMOLED 曲面屏(90Hz 刷新率),显示效果尚可,但亮度、色彩准确度不及新机(如 2K 120Hz 屏)。
- 4780mAh 电池 + 30W 快充,五年后电池衰减严重,续航可能仅能支撑半天,需频繁充电或更换电池(成本约 100-200 元)。
- 摄像头:主摄 1 亿像素,但算法和传感器老化,夜景、动态抓拍等表现落后于现代机型,视频拍摄仅支持 4K 30fps(新机普遍支持 8K 或 4K 60fps)。
二、软件支持:安全风险高,兼容性差
- 系统更新:仅支持到 MIUI 14(基于 Android 13),2025 年已停止更新,无法获得新功能和安全补丁,可能面临隐私漏洞或应用兼容性问题(如银行 APP、新游戏拒绝安装)。
- 应用适配:未来主流应用可能逐步放弃对旧系统的优化,导致闪退或功能缺失。
三、替代方案:同价位新机更具性价比
假设预算在 500-1000 元(二手小米 10 价格区间),可选择 2024-2025 年发布的入门 / 中端机型,优势如下:
- 性能更强:骁龙 7+ Gen 3 / 天玑 8300 等芯片,性能是骁龙 865 的 2 倍以上,流畅运行 3 年以上。
- 续航更长:5000mAh + 电池 + 67W 快充,续航提升 50% 以上。
- 拍照更好:主摄升级至 5000 万像素 OIS 光学防抖,支持 AI 算法优化。
- 系统支持:至少 3 年系统更新 + 5 年安全补丁,长期使用更安心。
- 额外功能:高频 PWM 调光屏幕、红外遥控、NFC 等新特性。
四、适合人群:仅建议特定场景
- 备用机需求:预算极低(300 元内),仅用于接打电话、临时应急。
- 收藏 / 怀旧:小米 10 是骁龙 865 时代的经典机型,适合数码爱好者收藏。
- 轻度使用:用户仅用微信、抖音等基础应用,且计划 1 年内换机。
五、结论:不推荐主力机,优先选择新机
小米 10 在 2025 年已无法满足主流使用需求,尤其是性能、续航和安全性短板明显。若预算有限,建议加 200-300 元选择二手红米 Note 14、Realme Q7 等 2024 年机型,或咬咬牙购买千元新机(如 Redmi 14C),体验差距显著。
一句话建议:除非仅需 “能打电话的备用机”,否则远离五年前旧机型,数码产品 “买新不买旧” 仍是铁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