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截至 2025 年,小米已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自建的汽车工厂,并且二期工厂即将全面投产。以下是具体进展:
一、工厂建设进展
- 一期工厂已投产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一期于 2023 年 6 月通过验收,2024 年 3 月正式揭幕并启动量产。该工厂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2024 年实际交付量达 136,854 辆,超额完成目标。2024 年 6 月起,工厂开启双班制生产,日产能提升至 700 辆,实际月产能最高达 1.2 万辆。
- 二期工厂即将竣工
二期工厂紧邻一期,占地面积 53.1 万平方米,2024 年 7 月拿地后 “拿地即开工”,2025 年 4 月已完成规划验收。根据最新消息,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6 月中旬竣工,7-8 月正式投产,投产后小米汽车总产能将突破 30 万辆 / 年。目前二期工厂多座建筑已封顶,设备联调阶段接近尾声,部分产线已启动试生产。
二、产能与市场需求
- 产能爬坡与交付目标
2025 年小米汽车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其中二期工厂将承担新增产能。一期工厂通过优化流程,2025 年单月产能已突破 2 万辆,二期投产后产能压力将进一步缓解。目前小米 SU7 系列订单排期仍较长,标准版交付周期达 47-50 周,二期工厂投产后有望缩短交付时间。
- 新车型布局
二期工厂将主要生产小米第二款车型 YU7(定位中型 SUV),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此外,小米还规划了第三款车型,未来武汉工厂(规划中)可能承担更多产能。
三、工厂开放与产业链布局
- 透明化运营
自 2025 年 1 月起,小米汽车工厂全面开放对外参观预约,每周六安排 20 组访客进厂参观,展示智能制造流程。工厂还开放食堂和文创商店,强化用户体验。
- 供应链本地化
小米汽车供应链国产化率超 95%,关键零部件如电池(宁德时代、弗迪)、电机(汇川技术)均实现本地化供应。武汉江夏区已落地 N3 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年产能 30 万套,为后续扩产做准备。
综上,2025 年小米不仅拥有已投产的一期工厂,二期工厂也将在年中全面投入使用,形成 30 万辆级产能规模。这标志着小米已完成从研发到制造的全链条布局,为其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长期竞争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