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 2025 年小米汽车已发布的车型信息,其续航里程覆盖多个版本,具体表现如下:
一、主力车型续航数据
- 小米 SU7 Ultra(2025 款)
作为高性能纯电轿跑,SU7 Ultra 搭载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CLTC 纯电续航里程为630 公里。其电池系统通过超电子网正极技术、低内阻电芯设计(0.25mΩ)以及双大面主动冷却结构,实现了赛道级的高功率输出(峰值 1330kW)和散热性能,即使在纽北赛道连续两圈疾驰后,电池温度仍能控制在 55℃以内。
- 小米 YU7(御 7)
小米首款中大型纯电 SUV,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
- 单电机后驱版:电池容量 96.3kWh,CLTC 续航最高达820 公里;
- 双电机四驱版:电池容量 101.7kWh,CLTC 续航为760 公里。YU7 采用碳化硅电驱系统和全域 800V 高压平台,支持 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同时通过热管理系统优化,冬季续航达成率提升至 83%。
- 小米 SU7 标准版 / Pro 版
- 标准版:CLTC 续航700 公里,搭载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适配 19 英寸低滚阻轮胎;
- Pro 版:CLTC 续航830 公里,采用 94.3kWh 神行电池,实测高速续航达成率 82.5%(均速 100km/h 时续航约 680 公里)。
二、技术亮点与未来规划
- 电池技术突破
小米 SU7 Ultra 和 YU7 均采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通过材料创新(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改性)和结构优化(如双大面冷却),在能量密度(280Wh/kg)、快充性能(5.2C 倍率)和安全性(热失控风险降低 90%)上实现行业领先。此外,小米已启动半固态电池测试(2025 年 Q1 完成极寒测试),计划 2027 年量产全固态电池,目标能量密度达 500Wh/kg,CLTC 续航突破 1200 公里。
- 能效管理优化
2025 款车型普遍应用全域 800V + 架构,配合碳化硅电控系统,高速工况能耗降低 15%。例如,SU7 Ultra 的百公里耗电量仅 16.5kWh,而 YU7 通过智能热泵 2.0 系统整合电池、电机和座舱热循环,进一步提升冬季续航表现。
- 补能网络支持
小米自建超充网络已覆盖全国 500 + 座超充站,峰值功率 600kW,兼容 800V/400V 车型。以 SU7 Ultra 为例,其 5.2C 快充能力可在 11 分钟内将电量从 10% 充至 80%,有效缓解续航焦虑。
三、用户场景适配建议
- 城市通勤:SU7 标准版(700 公里)和 YU7 单电机版(820 公里)的续航完全满足日常需求,配合小米超充网络,可实现 “一周一充”。
- 长途出行:YU7 双电机版(760 公里)和 SU7 Pro 版(830 公里)的续航能力在同级中表现突出,结合全国高速服务区的超充布局,可大幅减少补能时间。
- 性能追求:SU7 Ultra(630 公里)以赛道级性能为核心,适合对加速和操控有极致需求的用户,其续航水平在同类高性能车型中处于主流区间。
四、数据可靠性与未来动态
目前小米官方已公布的 2025 款车型续航数据均基于 CLTC 工况,并通过第三方实测验证(如 SU7 Pro 高速续航达成率 82.5%)。未来随着半固态电池技术的落地(预计 2026 年测试车型上市),小米汽车的续航能力有望进一步突破。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网或官方渠道,以获取最新车型的参数更新和技术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