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整车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已形成规模化产能布局。以下是具体信息及未来规划:
一、北京亦庄超级工厂:核心生产基地
1. 工厂位置与规模
- 一期工厂: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地址为通州区景盛南四街 19 号,总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竣工,2024 年 3 月正式量产首款车型 SU7。工厂包含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大车间,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实际产能已通过双班制提升至月产 2.4 万辆(年产能约 28.8 万辆)。
- 二期工厂:紧邻一期工厂东侧,位于亦庄新城 YZ00-0606 街区 0106 地块,占地面积 53.1 万平方米,2024 年 7 月动工,2025 年 4 月已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竣工,7-8 月投产,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二期工厂将主要生产全新 SUV 车型 “YU7”,预计 2026 年第一季度正式交付。
2. 产能与交付目标
- 截至 2025 年 3 月,北京工厂单月产能突破 2 万台,2024 年累计交付 13.68 万辆,2025 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二期工厂投产后,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 / 年,加上一期产能优化,实际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 工厂采用智能化生产,例如思灵机器人打造的柔性组装线,单位小时产量(UPH)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30%,并支持快速换型生产不同车型。
3. 供应链与产业协同
- 北京经开区已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群,聚集了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等整车企业,以及国创中心、国汽智联等技术创新平台。小米汽车作为 “链主型” 项目,带动了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在当地集聚。
二、武汉工厂:潜在扩产计划
1. 合作背景与进展
- 小米与武汉的合作可追溯至 2021 年,武汉市商务局曾积极推动小米汽车项目落地。2025 年 3 月,界面新闻报道小米与东风汽车就利用武汉经开区云峰工厂产能进行谈判,该工厂年产能 30 万辆,目前生产东风日产和岚图车型,存在闲置产能。若合作达成,小米可快速投产新车型,覆盖中部及西部市场。
- 小米已在武汉招聘工厂项目经理和 EHS 管理岗,并备案了 N3 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项目,由上海本特勒汇众承建,年产 30 万套,释放出供应链布局信号。
2. 争议与挑战
- 东风汽车对代工合作持谨慎态度,担心失去政府对岚图品牌的补贴(单车约 3 万元),且岚图自身产能已接近饱和。湖北省政府正协调双方谈判,推动合作落地。
- 若武汉工厂最终确定,将成为小米在全国的第二大生产基地,与北京工厂形成互补,提升市场覆盖效率。
三、其他布局:销售与服务网络
- 长沙交付中心:2024 年 6 月启用,位于开福区香江国际汽车城,是小米在华中地区的重要交付节点,提供销售、交付、售后一体化服务。
- 全国网点扩张:2024 年底计划开设 219 家门店,覆盖 46 个城市,2025 年进一步扩大至全国主要省份,提升用户触达能力。
总结
2025 年,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一期和二期工厂合计年产能 30 万辆,支撑 35 万辆交付目标。武汉工厂仍处于谈判阶段,若落地将成为第二大生产基地。此外,小米通过智能化生产、供应链优化及全国网点布局,持续提升产能与用户体验。未来,随着新车发布(如 YU7)和工厂扩建,小米汽车的产能与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