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新车su7ultra发布时间

2025-04-25 17:12:59  阅读 4 次 评论 0 条

小米 SU7 Ultra 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其发布时间和市场表现备受关注。根据多方权威信息源显示,这款车的关键时间节点和产品亮点如下:

一、核心发布时间线


  1. 量产车预售启动
    2024 年 10 月 29 日晚,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正式开启预订,预售价为 81.49 万元。凭借 “参数碾压 + 价格腰斩” 的策略,其 10 分钟内订单突破 3680 台,展现出市场对高性能电动车的强烈需求。

  2. 正式上市与价格调整
    2025 年 2 月 27 日晚,小米 SU7 Ultra 在北京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较预售价直降 28.5 万元,直接切入奔驰 E 级、宝马 5 系等传统豪华车型的核心价格区间。这一价格调整成为行业焦点,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50 万价位是 BBA 56E 用户 “比较容易接受的价格”,而实际购车群体中 BBA 用户占比确实超过一半。

  3. 交付与市场表现
    2025 年 3 月 2 日,小米 SU7 Ultra 开启首批交付,订单远超预期。截至 3 月 2 日下午,大定订单突破 1.9 万台,锁单量破 1 万台,提前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其在欧洲市场的亮相也引发高度关注,欧洲用户对其性能和设计的热情不亚于国内。


二、产品定位与技术亮点


  1. 性能与赛道基因

    • 动力系统:搭载由两台 V8s 和一台 V6s 组成的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马力达 1548PS,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超 350km/h,CLTC 续航 620km,电耗仅 16.5kWh/100km。
    • 赛道成绩:2024 年 10 月 29 日,原型车在纽北赛道创下 6 分 46 秒 874 的成绩(湿滑路面),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 7 分 07 秒 550,成为纽北史上最快四门车。2025 年 2 月,其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 2 分 09 秒 944,打破保时捷保持的纪录。

  2. 设计与轻量化

    • 外观:量产车长宽高为 5115/1970/1465mm,轴距 3000mm,采用碳纤维前舱盖、车顶、尾翼等 17 处碳纤维部件,减重 57kg,车身总重降至 1900kg。
    • 配色:提供闪电黄、太空银、鹦鹉绿等 5 种外观颜色,其中太空银和鹦鹉绿为新增豪华色系,彰显科技感与英伦格调。

  3. 智能与豪华配置

    • 智能驾驶:搭载小米 HAD 智能驾驶系统,基于端到端大模型,支持城市领航辅助、车位到车位自动泊车等功能,覆盖中国大陆地区。
    • 内饰:采用 Alcantara® 超细纤维面料、碳纤维运动方向盘、25 扬声器音响系统,配备冷暖冰箱、双 50W 无线快充等豪华配置,兼顾赛道性能与日常舒适。


三、市场策略与用户反馈


  1. 定价策略
    从预售价 81.49 万元到正式上市的 52.99 万元,小米通过大幅降价策略迅速打开市场。这一价格不仅低于保时捷 Taycan 等竞品,还直接挑战 BBA 中大型轿车的传统用户群体,成功吸引大量豪华车消费者转单。

  2. 供应链与产能

    • 核心供应商:宁德时代提供麒麟 Ⅱ 赛道专用电池,汇川技术供应 V6s 电机,英飞凌或瞻芯电子提供碳化硅芯片,联创电子负责摄像头模组,瑞鹄模具制造高精度车身模具。
    • 产能挑战:由于碳纤维前舱盖等配件需手工制作,产能受限,导致交付周期长达 38-41 周。不过,未选装碳纤维配件的车型交付周期可缩短至 9-12 周。

  3. 用户与行业评价

    • 消费者:首批车主中女性占比约两成,柯洁等名人的订单进一步提升了车型知名度。社交媒体上,用户对其性能、设计和性价比给予高度评价。
    • 行业预测:汇丰等机构预测,小米 SU7 Ultra 2025 年销量可达 3 万辆,毛利率约 30%,成为 50 万元以上价位段最快破万的车型。


四、后续动态与展望


  1. 未来计划
    小米计划在 2025 年挑战纽北量产车圈速榜,并推出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和竞速套装(10 万元),进一步强化赛道属性。
  2. 市场竞争
    面对特斯拉 Model Y、问界新 M5 等竞品,小米 SU7 Ultra 凭借 “性能 + 价格” 双优势,在高端电动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成功也为小米后续车型(如 SUV YU7)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的发布时间为2025 年 2 月 27 日,其以颠覆性的定价、赛道级性能和豪华配置,成为 2025 年电动车市场的焦点。从预售到交付的快速推进,以及远超预期的订单表现,不仅验证了小米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也标志着中国品牌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崛起。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413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