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核心运营与生产布局主要集中在北京,同时在全国多个城市加速扩展销售网络和产能布局。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核心生产基地:北京亦庄超级工厂
小米汽车的总部及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这是小米汽车的 “大本营”。该工厂分两期建设:
- 一期工厂:已于 2024 年 3 月正式投产,年产能规划为 15 万辆,主要生产小米 SU7 系列车型。截至 2025 年 3 月,一期工厂已累计交付超 20 万辆小米 SU7,产能利用率一度突破 200%。
- 二期工厂:紧邻一期工厂,于 2024 年 7 月启动建设,2025 年 4 月已通过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并投产。二期工厂设计年产能同样为 15 万辆,未来将与一期工厂共同支撑小米汽车 35 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
- 三期规划:二期工厂旁的 52 公顷地块已公示为工业用地,可能用于未来的三期工厂建设,进一步扩大产能。
二、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65 城
小米汽车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已快速扩张,截至 2025 年 3 月:
- 门店数量:全国 65 个城市拥有 235 家门店,127 家服务网点,覆盖 75 个城市。
- 重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一线城市均设有体验店,例如北京朝阳区合生汇体验店、上海车展展台等。
- 区域布局:2025 年计划新增呼和浩特、洛阳等城市,进一步下沉至三四线市场。
三、其他城市的产能与合作动态
- 武汉生产基地:规划中的武汉工厂位于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占地约 2000 亩,与小鹏、路特斯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集聚。该基地尚未正式投产,但未来可能成为小米汽车 “南北双基地”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辐射华中市场。
- 供应链协同:小米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广泛,例如宁德时代(电池)、汇川技术(电驱动系统)等,这些企业的生产基地(如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江苏溧阳)间接支撑了小米汽车的全国产能。
四、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北京作为小米汽车的核心城市,不仅是生产与研发中心,还承担着品牌与生态整合的功能。例如:
- 技术研发: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均在北京团队主导下推进,2024 年研发投入达 240 亿元。
- 政策支持:北京经开区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二期工厂建设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工程。
未来,随着武汉等新基地的投产,小米汽车将逐步形成 “多城联动” 的产能格局,但北京仍将是其全球战略的核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