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是自己造还是代工

2025-04-24 20:13:42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是自己造还是代工

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的生产模式已明确转向自主生产为主,同时保留部分供应链合作。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自主生产成为核心模式


  1. 独立造车资质与自建工厂
    小米汽车在 2024 年 7 月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企业名称从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小米已完全掌握生产主导权,无需依赖第三方代工。

    • 北京工厂:一期工厂年产能 15 万辆,自 2024 年 6 月投产以来持续满负荷运转,2024 年交付量达 13.7 万辆。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6 月竣工,新增产能 15 万辆,两座工厂合计年产能 30 万辆。
    • 武汉工厂:规划占地 2000 亩,与小鹏、路特斯等形成产业集群,预计 2025 年启动试生产,进一步扩大华中地区产能。

  2. 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匹配
    小米汽车 2025 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主要依赖自建工厂的产能提升。北京工厂已实施双班生产,日产量冲刺 300 辆,二期工厂投产后将缓解订单积压压力(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订单仍有 15 万辆排队)。


二、代工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1. 早期代工阶段(2023-2024 年)
    小米首款车型 SU7 在 2023 年 11 月通过工信部申报时,曾借用北汽集团的生产资质,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代工。但实际生产仍在小米自建工厂进行,代工仅为资质过渡手段。

  2. 代工传闻的澄清
    2024 年底市场传闻东风汽车可能代工小米第三款车型 “昆仑” SUV,但该消息未获官方证实。实地探访显示,东风云峰工厂仍以生产东风日产和岚图车型为主,工人表示 “未听说代工小米”。雷军在 2025 年 3 月明确回应:“小米汽车自建工厂已投产,未来将继续扩大自主生产”。


三、供应链合作的补充作用


  1. 关键零部件自研与合作

    • 电机:SU7 Ultra 搭载小米自研自产电机,雷军强调 “以往代工常被骂,此次决定自己造电机”。
    • 电池:SU7 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和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体系成熟。
    • 智能驾驶:与 Momenta、DeepMotion 等企业合作,构建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

  2. 第三方服务支持
    小米汽车与中汽股份合作进行场地试验,与力源信息等供应商合作采购电子零部件,但这些均属于供应链环节,而非整车代工。


四、未来趋势:自主生产主导,代工可能性降低


  1. 产能布局完善
    北京、武汉双基地投产后,小米汽车 2025 年产能将覆盖华北、华中市场,满足 35 万辆交付目标。若销量持续增长,可能进一步扩建三期工厂。

  2. 品牌与品控需求
    小米强调 “原厂生产” 以维护品牌形象,避免代工可能导致的质量争议。SU7 Ultra 上市后三天销量破万,用户对小米自主生产的认可度较高。

  3. 政策与成本考量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鼓励核心技术自主化,自建工厂可享受补贴与资质优势。此外,小米汽车毛利率已达 20.4%(2024 年 Q4),自主生产模式在成本控制上成效显著。


结论


2025 年小米汽车以自主生产为主,北京、武汉自建工厂承担主要产能,早期代工合作已退出历史舞台。尽管供应链环节仍依赖第三方企业,但整车制造完全由小米主导。这一模式既保障了产能扩张与品控,也符合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的战略定位。

小米汽车是自己造还是代工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406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