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车保的相关信息可从以下几个维度综合分析:
一、小米车保的基础合作模式与产品框架
- 合作保险公司与服务范围
- 小米汽车目前与中国人民保险、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阳光保险四大险企合作,提供官方定制化车险产品。
- 服务覆盖全国 70 + 城市,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在线投保,支持全国通赔。
- 产品类型与定价逻辑
- 基础版:包含交强险、车损险(覆盖三电系统)、200 万三者险,首年保费约 6954 元(以 21.59 万元车型为例)。
- 尊享版:三者险保额提升至 300 万元,驾乘险升级,保费约 7400 元。
- 定价依据:基于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涵盖行驶、停放、充电等场景风险,保费受车型、城市、出险记录等影响。
二、2025 年小米车保的争议与应对
- 续保风波与官方回应
- 舆论焦点:2025 年 4 月,社交平台出现 “SU7 续保被拒”“保费飙升至万元” 等传言,部分用户晒出伪造的拒保文件。
- 小米辟谣:联合五大保险公司声明未出具拒保文件,网传信息系伪造,并已报案。官方强调投保服务 “平稳正常”。
- 保费差异解析:
- 不同城市保费差异可达 3000 元(如北京与武汉车损险价差 200 元)。
- 出险次数、违章记录、年龄等因素影响保费,部分车主因多次出险导致续保费用上涨。
- 行业背景与用户权益
- 新能源车险痛点:新能源车保费普遍比燃油车高 21%,维修成本高(电池更换占车价 40%-60%)、出险率攀升(2024 年某车企辅助驾驶事故率上升 18%)。
- 小米的差异化服务:
- 无忧服务包:1299 元 / 年,包含免费喷漆、补胎、事故救援等权益,需在官方合作渠道投保后购买。
- 理赔优势:支持先赔付后修车、原厂配件保障,电池事故免赔部分由小米承担。
三、小米在保险领域的布局与未来趋势
- 牌照与生态构建
- 小米通过天星数科参股法巴天星财险,计划推出自有车险产品,利用 IoT 数据优化定价(如驾驶行为、车辆健康状态)。
- 2025 年暂未推出自主品牌车险,仍以合作模式为主。
- 技术赋能与创新方向
- 数据驱动定价:未来可能基于小米生态链设备(如车载智能系统)收集驾驶数据,实现 UBI(基于使用量)保险。
- 智能驾驶责任转移:随着 L4 级自动驾驶普及,车险可能从 “车主责任险” 转向 “车企产品责任险”。
四、用户选择建议
- 投保渠道
- 官方渠道:通过小米汽车 APP 购买可享受无忧服务包权益,理赔流程更便捷。
- 第三方平台:部分地区用户可通过车车科技等平台比价,但需注意可能无法享受官方附加服务。
- 保费优化策略
- 减少出险:避免私了或隐瞒事故,保持良好驾驶记录。
- 选择合适险种:充电桩损坏险、第三者责任险等附加险可根据需求定制。
- 关注政策动态:2025 年《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后,保费定价可能更透明。
五、总结
2025 年小米车保以合作模式为主,产品覆盖主流新能源车险需求,但受行业共性问题(保费高、维修贵)影响,用户需理性看待价格波动。小米通过无忧服务包和数据赋能尝试提升体验,未来自有车险产品的推出值得关注。建议车主结合官方服务与个人驾驶习惯,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投保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