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自 2021 年创立以来,始终是小米集团自主打造的独立品牌,从未使用过其他品牌名称。其发展历程和品牌定位清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牌起源与定位
小米汽车于 2021 年 3 月正式启动,由雷军亲自带队,初期投资 100 亿元人民币,计划未来 10 年投入 100 亿美元。作为小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小米汽车从一开始就明确了 “自主研发、独立运营” 的战略,其品牌名称直接沿用 “小米”,与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线形成统一的生态体系。
雷军在 2023 年 12 月发布首款车型小米 SU7 时强调,小米汽车的核心目标是 “用科技让出行更美好”,并将其定位为 “C 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定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主打 “高性价比智能轿跑” 市场。这一策略延续了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的 “极致性价比 + 科技感” 路线,进一步强化了品牌辨识度。
二、生产资质与品牌独立性
2024 年 7 月,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企业名称从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尾标也从 “北京小米” 改为 “小米”。这一变更标志着小米汽车完全掌握了生产主导权,品牌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巩固。
此前,小米 SU7 因未取得资质而由北汽代工,但品牌名称始终为 “小米汽车”。例如,2023 年 11 月工信部公告中,小米牌汽车的企业名称虽为北汽,但车型命名仍为 “小米 SU7”。这表明,即使在代工阶段,小米也未放弃对品牌的主导权。
三、市场表现与品牌影响力
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汽车已交付第 20 万辆 SU7,累计锁单量超 24.8 万辆,成为 20 万 + 纯电轿车销冠。其成功不仅源于产品力(如 800V 高压平台、700km 续航、L2 级智驾),更得益于小米品牌的用户基础和生态优势。
小米通过 “米家” 生态链将汽车与手机、智能家居深度整合,例如用户可通过小米手机远程控制车辆、查看充电状态,或在车内语音操控家中设备。这种 “人车家全生态” 的体验,进一步强化了 “小米汽车” 作为科技品牌的独特定位。
四、关于品牌收购的传闻澄清
2025 年初,曾有券商报告猜测小米可能收购蔚来,但双方均已辟谣。小米公关部明确表示,“小米收购蔚来” 纯属虚构,蔚来也强调换电模式是其核心资产,短期内无意出售。事实上,小米更倾向于通过合作(如与蔚来、小鹏、理想共享充电桩)而非收购来扩展生态,这与小米一贯的 “自主创新 + 开放合作” 战略相符。
总结
小米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小米集团自主创立的品牌,没有 “原来” 的其他品牌。其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代工阶段还是独立生产,品牌名称始终为 “小米汽车”,并通过技术自研、生态整合和市场策略,成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站稳脚跟。2025 年,随着 SU7 Ultra 和 YU7 等新车型的推出,小米汽车的品牌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成为全球车企市值前三的 “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