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是和谁合作的

2025-04-24 07:19:44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市场拓展等领域已形成多元化的合作网络,涵盖电池技术、智能驾驶、销售渠道及国际市场等多个维度。以下是其核心合作伙伴及合作内容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技术合作:电池与智能驾驶


  1.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技术深度绑定
    宁德时代作为小米汽车的核心电池供应商,不仅为小米 SU7 提供三元锂离子电池,还与其联合开发了超电子通路技术,助力小米 SU7 刷新纽伯格林北环赛道四门电动车最快圈速记录。此外,双方于 2024 年与北汽蓝谷、京能科技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投资 10 亿元建设电芯工厂,确保电池供应稳定性和新技术优先应用。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小米展台与宁德时代相邻,进一步凸显双方技术协同的紧密性。

  2. 清陶能源:固态电池研发布局
    小米与清陶能源于 2024 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硫化物固态电池,目标能量密度达 400Wh/kg 以上,循环寿命超 2000 次。2025 年,小米测试车型已采用 “固液混合” 半固态电池方案(电解液含量<10%),兼容现有 800V 高压平台,并计划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不过,当前合作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尚未进入大规模量产环节。

  3. 深动科技(Deepmotion):自动驾驶全栈自研
    小米于 2021 年全资收购深动科技,后者成为其自动驾驶技术核心团队。2025 年,小米计划投入 35 亿元用于智能驾驶研发,目标是实现 “车位到车位” 的 L3 级自动驾驶,并通过端到端大模型技术跻身行业第一阵营。目前,小米 SU7 已搭载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并在雷军的亲自测试中表现稳定。


二、供应链合作: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


  1. 汇川技术: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
    汇川技术为小米 SU7 提供驱动电机及电控产品,其控股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核心供应商之一。

  2. 拓普集团:空气悬架与热管理系统
    拓普集团为小米汽车供应空气悬架系统、热管理组件等关键零部件,并在 IBS(智能刹车系统)、EPS(电动助力转向)等领域获得小米定点。

  3. 华域汽车:车身与内饰一体化
    华域汽车为小米汽车提供车身结构件、车内饰件等产品,并通过子公司华域三电供应压缩机等热管理部件。

  4. 北汽蓝谷:整车制造与平台共享
    北汽蓝谷与小米汽车在整车制造领域展开合作,其合资公司北汽海蓝芯能源科技参与动力电池平台建设,同时小米汽车部分车型可能基于北汽的电动化平台开发。


三、销售与服务网络:直营 + 授权双模式


  1. 建发股份:销服一体店布局
    建发股份全资子公司建发汽车成为小米汽车合作伙伴,在福建省厦门市建设并运营小米汽车销服一体店,提供销售、售后及置换服务。

  2. 金融机构:购车分期与融资租赁
    小米汽车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合作,推出首付低至 15%、期限长至 60 期的购车分期方案。此外,江苏金租作为首家合作的金融租赁公司,为用户提供灵活的融资租赁服务。

  3. 第三方服务商:置换与售后支持
    小米汽车通过招募具备二手车经营资质的服务商,提供旧车评估、过户代办等一站式置换服务,并与具备新能源品牌服务经验的第三方合作,建立全国售后网络。


四、国际合作:出口与技术输出


  1. 天津海博租赁(国机集团):海外市场拓展
    小米与国机集团子公司天津海博租赁合作,通过其海外渠道推动小米汽车出口至俄罗斯、中东等市场。国机集团在俄罗斯拥有 50 余家经销店,为小米汽车进入当地市场提供支持。

  2. 外交与行业合作:技术标准与生态输出
    2024 年 11 月,小米汽车邀请 18 国驻华外交官参观工厂,推动智能汽车技术的国际合作。2025 年 3 月,小米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汽学会)达成合作,在智能驾驶战略研究、团体标准制定等领域展开深度协作。


五、潜在合作方向:生态与技术前沿


  1. 百度 Apollo:智能座舱与智驾协同
    尽管小米强调智能驾驶全栈自研,但百度 Apollo 曾为其早期车型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未来,双方可能在高精度地图、车路协同等领域探索合作。

  2. Mobileye:高阶智驾技术储备
    虽然当前合作未明确,但 Mobileye 作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其与极氪等车企的合作案例显示,小米可能在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上寻求外部支持。


总结:技术驱动与生态协同并重


小米汽车的合作策略以技术自主为核心,同时通过广泛的供应链整合和生态合作加速产品落地。其合作伙伴覆盖电池、自动驾驶、整车制造、销售服务及国际市场等全产业链环节,既保障了核心技术的可控性,又借助外部资源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固态电池、高阶智驾等技术的逐步落地,小米汽车的合作网络可能进一步向前沿领域延伸。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379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