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武汉力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84)与小米汽车的合作仍处于间接供应电子元器件的阶段,主要通过代理国际品牌产品参与小米汽车供应链。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深度解析:
一、合作现状:间接供应为主,产品类型明确
- 核心合作模式
力源信息通过外协厂间接供货的方式,向小米汽车提供其代理的ROHM(罗姆)、MURATA(村田)等品牌的电子元器件。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小米汽车的车身电子、传感器、电源管理等非核心领域,例如电容、电阻、连接器等通用元件。
- 销售额规模:根据 2024 年互动平台回复,相关业务销售额较小,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 合作历史:双方自 2023 年起已开始送样测试,并在 2024 年 SU7 量产初期实现小批量供货。
- 产品覆盖范围
力源信息代理的产品线包括:
- ROHM:车规级功率器件、传感器(如电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 MURATA:陶瓷电容、滤波器、蓝牙模块。
- 其他品牌:JAE(连接器)、LUMILEDS(车灯 LED)等。
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小米汽车的基础电子系统,而非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核心模块。
二、力源信息的业务布局与潜力
- 汽车电子领域的深耕
力源信息在汽车电子领域已有20 年经验,客户覆盖比亚迪、大众、特斯拉等车企,2024 年汽车电子业务占分销收入的20%。其优势在于:
- 代理资源:拥有 ROHM、ST、安森美等国际品牌代理权,能够快速响应车企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
- 自研能力:自研 MCU、EEPROM 等芯片已通过AEC-Q100 车规认证,但尚未进入小米汽车供应链。
- 与小米生态的协同
除汽车领域外,力源信息还为小米手机、IoT 设备提供电子元件,双方在消费电子供应链中建立了长期信任。这种协同可能为未来汽车业务合作奠定基础。
三、小米汽车的供应链结构与力源信息的定位
- 小米汽车的核心供应商
小米汽车的供应链集中于电池(宁德时代)、电机(汇川技术)、智能驾驶(速腾聚创)等领域,而力源信息提供的电子元器件属于二级或三级供应商,未进入核心环节。
- 对比案例:同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商络电子,直接为小米汽车供应阻容感等元件,而力源信息的合作层级更低。
- 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 国产替代机遇:力源信息代理的华为海思芯片(如 MCU)在贸易战背景下可能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若小米汽车加速国产化,双方合作可能深化。
- 自研芯片突破:若力源信息的车规级 MCU、存储芯片通过小米汽车认证,可能实现从代理到自研的升级。
四、风险与挑战
- 竞争压力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竞争激烈,安富利、文晔科技等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力源信息需通过成本控制和本地化服务维持竞争力。
- 供应链层级限制
间接供应模式导致力源信息对小米汽车的议价能力较弱,且订单稳定性受的议价能力较弱,且订单稳定性受外协厂影响较大。
- 高估值风险
截至 2025 年 4 月,力源信息市盈率(TTM)达 107.93 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对其与小米合作的预期可能已过度反应。
五、结论与展望
- 短期:力源信息与小米汽车的合作仍将以间接供应通用元件为主,销售额增长有限。
- 中期:若小米汽车加速供应链本土化,或力源信息自研芯片取得突破,双方合作可能向核心模块延伸。
- 长期:力源信息需在车规级芯片自研和国产替代中寻找增长点,才能在小米汽车供应链中占据更重要位置。
建议投资者关注力源信息的自研芯片进展、小米汽车供应链名单更新以及国产替代政策的影响,同时警惕高估值下的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