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概念的龙头股票主要集中在其核心供应链及技术合作领域,以下从产业链关键环节及市场共识角度梳理核心标的:
一、动力电池与能源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
作为小米 SU7 Ultra 的独家麒麟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凭借 5.2C 超快充技术和全球 30% 以上的市占率,成为小米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支柱。其与小米的深度绑定不仅体现在订单规模(2025 年预计配套 35 万辆),还延伸至联合研发(如 800V 高压平台适配),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优势显著。
- 比亚迪(002594)
为小米 SU7 低配版提供磷酸铁锂电池,通过供应链协同效应降低成本,同时受益于小米汽车销量目标上调至 35 万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适配小米的性价比策略,且在 2025 年一季度交付量突破 37 万辆,验证了其产能和市场认可度。
二、电驱动与智能化核心
- 汇川技术(300124)
子公司汇川联合动力为小米全系车型提供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技术覆盖油冷散热、扁线绕组等关键领域,适配 800V 高压平台。2024 年 12 月完成 10 万台电机交付,2025 年配套量预计达 20 万套,业绩弹性显著。
- 拓普集团(601689)
供应底盘结构件及空气悬架系统,2025 年预计配套小米汽车 20 万套,技术适配智能驾驶需求。其轻量化产品(如一体化压铸后底板)通过祥鑫科技(002965)间接供应,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三、智能座舱与电子系统
- 德赛西威(002920)
提供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技术适配小米 SU7 的 “摩德纳” 平台,支持扭矩矢量控制和 OTA 升级。其产品在小米汽车中的渗透率预计随智能化升级提升,2025 年订单占比或超 20%。
- 蓝思科技(300433)
供应中控屏、仪表盘等玻璃组件,通过小米 & 蓝思联合研发中心开发新材料(如微晶玻璃),提升内饰品质。2024 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超 30%,与小米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的协同效应显著。
四、底盘与轻量化关键环节
- 凯众股份(603037)
独家供应底盘悬架减震元件,打破外资垄断,2024 年净利润预增 35%。子公司苏州炯熠与小米同步开发线控制动技术,切入智能驾驶配套赛道,2025 年相关业务收入或翻倍。
- 祥鑫科技(002965)
独家供应 SU7 一体化压铸后底板,轻量化产品减重率超 20%,墨西哥基地覆盖北美出口需求。其电池包结构件技术适配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与小米的合作深度和产能布局(2025 年新增产线)保障订单释放。
五、热管理与配套服务
- 银轮股份(002126)
独供热管理系统,适配 800V 高压平台,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预增 50% 以上,年内股价涨幅达 61.59%。其技术复用性强,子公司空调国际曾为特斯拉供应商,与小米的合作加速热管理技术商业化落地。
- 奥特佳(002239)
供应热管理零部件,子公司埃泰斯获小米基金入股,2025 年订单占比预计超 20%。湖北国资入主后,产能扩张(年规划 3.7 万辆 / 月)和技术升级(如储能电池热管理)提升长期竞争力。
六、市场共识与风险提示
- 龙头股筛选逻辑
- 技术壁垒:优先选择在动力电池(宁德时代)、电驱动(汇川技术)、智能座舱(德赛西威)等核心环节具备自研能力的企业。
- 订单弹性:与小米深度绑定且 2025 年订单占比超 30% 的标的(如祥鑫科技、拓普集团)更具增长确定性。
- 政策与行业趋势:关注智能驾驶(凯众股份)、轻量化(祥鑫科技)等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细分领域龙头。
- 风险因素
- 销量不确定性:小米汽车 2025 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需产能(北京二期工厂)和供应链(如电池配额)支撑,若不及预期可能拖累相关股票。
- 技术迭代风险:智能驾驶(如激光雷达)和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的快速升级可能导致部分供应商被替代。
- 市场情绪波动:小米 SU7 事故引发的品牌信任危机(如车门锁死、电池爆燃)可能影响短期股价,需关注后续调查结果及技术改进措施。
七、最新动态与数据验证
- 股价表现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板块整体上涨 2%,拓普集团(+6.92%)、银轮股份(+7.83%)等龙头股表现突出,反映市场对供应链订单释放的乐观预期。
- 行业报告
华泰证券、东兴证券等机构建议关注小米汽车产业链的 “技术 + 订单” 双驱动标的,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拓普集团等被多次提及为核心受益企业。
- 成交量与资金流向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概念板块日均成交额超 120 亿元,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股的资金流入量居前,显示机构投资者的持续关注。
总结
综合产业链布局、技术壁垒及市场共识,**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汇川技术(电驱动)、拓普集团(底盘结构)、凯众股份(智能底盘)、祥鑫科技(轻量化)** 为当前小米汽车概念的核心龙头股。投资者需结合小米汽车交付进度、技术升级及行业政策动态,优先选择订单弹性高、技术协同性强的标的,同时警惕短期市场情绪波动和供应链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