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 2025 年最新公开信息及行业动态,小米汽车供应链中涉及的上市公司主要覆盖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热管理、车身结构等核心环节。以下是基于权威来源(如雪球、汽车之家、深交所公告等)整理的核心供应商名单及业务分布:
一、动力电池与能源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SZ)
- 核心业务:独家供应小米 SU7 Ultra 的 101kWh 麒麟三元锂电池,支持 16C 超充技术(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并为部分车型提供磷酸铁锂电池。
- 市场地位: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5 年在小米供应链中的电池采购占比预计达 40%。
- 比亚迪(002594.SZ/1211.HK)
- 核心业务:通过子公司弗迪电池供应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用于小米 SU7 标准版及 YU7 车型,采用 CTB 技术实现电池包与车身一体化。
- 技术优势:成本较同类产品低 15%-20%,2025 年电芯采购价降至 0.4 元 / Wh。
- 富特科技(301607.SZ)
- 核心业务:高压电源系统供应商,适配小米全域 800V 高压平台,获小米 “2024 优秀质量奖”,2024 年 9 月在深交所上市。
二、电驱与动力总成
- 汇川技术(300124.SZ)
- 核心业务:控股子公司联合动力为小米提供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支持小米自研 1500V SiC 芯片,效率提升 3%。
- 合作深度:深度绑定小米及理想汽车,2025 年驱动总成订单占比预计超 30%。
- 联合汽车电子(UAES)
- 核心业务:博世参股的合资企业,供应传统燃油车及混动车型的动力总成,但未独立上市,母公司博世集团(CON.DE)在德国上市。
三、智能驾驶与座舱
- 德赛西威(002920.SZ)
- 核心业务: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自动驾驶芯片及算法供应商,支持小米 HyperOS 系统多屏联动,深度参与小米智能驾驶方案开发。
- 技术壁垒:车规级芯片与算法覆盖 L2 + 至 L4 级自动驾驶。
- 地平线(09660.HK)
- 核心业务:征程系列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2024 年 10 月在港交所上市,为小米提供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支持端到端世界模型算法。
- 市场份额:2024 年上半年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方案市占率第一(28.65%)。
- 黑芝麻智能(02533.HK)
- 核心业务:华山系列高算力自动驾驶 SoC 供应商,2024 年 8 月在港交所上市,合作车企包括一汽、东风等,适配小米高阶智驾需求。
四、热管理与底盘系统
- 银轮股份(002126.SZ)
- 核心业务:热管理部件供应商,供应冷媒直冷板、换热器,支持 - 20℃高效制热,2022 年起成为小米重要客户。
- 业绩增长:2024 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突破 50%,小米订单占比超 20%。
- 拓普集团(601689.SH)
- 核心业务:智能底盘及轻量化结构件供应商,联合开发闭式空气弹簧系统,适配小米 SU7 及 YU7 车型,单车价值量 5000-8000 元。
- 技术协同:与小米同步开发智能驾驶配套底盘系统。
- 浙江世宝(002703.SZ)
- 核心业务:一级供应商,为小米配套中间轴产品,涉及转向系统核心部件。
五、车身与材料
- 福耀玻璃(600660.SH)
- 核心业务:汽车玻璃供应商,全球市占率超 30%,为小米提供全景天幕、智能调光玻璃等高端产品。
- 模塑科技(000700.SZ)
- 核心业务:通过参股公司北汽模塑供应保险杠、防擦条等车身装饰件,单车价值量 1000-5000 元,2025 年配套份额有望提升至 40%。
- 中复神鹰(688295.SH)
- 核心业务:T800 级碳纤维独家供应商,全车用量 5.5㎡,减重 40%,适配小米 SU7 Ultra 高性能车型。
六、其他关键部件
- 均胜电子(600699.SH)
- 核心业务:智能驾驶系统、汽车安全系统及 BMS(电池管理系统)供应商,子公司普瑞为全球领先 BMS 厂商,适配小米高压平台。
- 蓝思科技(300433.SZ)
- 核心业务:智能座舱屏幕、结构件供应商,提供车载玻璃盖板及触控模组,技术覆盖曲面屏、OLED 等高端产品。
- 万向钱潮(000559.SZ)
- 核心业务:底盘悬架、制动系统及传动部件供应商,切入小米智能驾驶配套领域,2025 年净利润增速或超 25%。
七、供应链风险与动态
- 技术迭代风险: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可能冲击现有技术路线,小米已布局卫蓝新能源等固态电池企业。
- 供应链调整:2025 年 4 月因电池事故及产能压力,小米 YU7 部分技术(如 800V 高压平台)延期,供应链可能进一步优化。
- 合资企业上市:联合汽车电子(博世参股)、大陆芯智驾(大陆集团与地平线合资)未独立上市,母公司博世(CON.DE)、大陆集团(CON.DE)及地平线(09660.HK)已上市。
总结
小米汽车 2025 年供应链已形成覆盖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热管理、车身材料等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矩阵,其中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德赛西威、拓普集团等企业在核心环节占据主导地位。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强的细分领域龙头(如宁德时代、中复神鹰),同时警惕供应链波动及技术路线变革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