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尚未明确公布 2025 年独立 IPO 的计划。结合现有信息和行业动态,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其可能性:
一、战略层面:小米集团的态度与历史决策
- 拒绝外部融资的明确表态
雷军在 2024 年 7 月的年度演讲中明确表示,小米汽车在 2021 年造车初期曾拒绝外部机构以 100 亿美元估值的投资邀约,选择由集团内部全资投入,自担风险。这一决策背后的核心逻辑是:
- 战略一致性:造车周期长达 10-15 年,外部资本可能因短期回报压力干扰长期技术投入;
- 生态协同:小米汽车需深度整合集团的 IoT、智能驾驶等技术资源,独立融资可能削弱协同效应;
- 风险可控性:小米集团账上现金储备超 1750 亿元,具备支撑汽车业务长期投入的能力。
这一立场在 2025 年仍未改变,雷军在近期公开场合未提及独立 IPO 计划,反而强调 “聚焦产能与技术突破”。
- 集团融资优先于分拆
2025 年 3 月,小米集团通过配售股份融资 425 亿港元,明确将资金用于汽车业务扩张及研发。这表明小米仍倾向于通过集团层面输血支持汽车业务,而非分拆上市。若独立 IPO,需满足分拆条件(如子公司盈利、独立性等),而小米汽车当前亏损状态尚未达标。
二、财务与业务可行性:分拆上市的硬性门槛
- 分拆上市的政策要求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分拆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 母公司盈利性:最近 3 年连续盈利,且扣除子公司净利润后累计净利润≥6 亿元;
- 子公司独立性: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净利润 50%,净资产≤母公司 30%;
- 业务独立性:子公司业务与母公司无同业竞争,且不依赖母公司资源。
小米集团现状: - 2024 年净利润 236.6 亿元,扣除汽车业务亏损后达 298.6 亿元,符合盈利要求;
- 小米汽车 2024 年亏损 62 亿元,占集团净利润的 26.2%,未超过 50%;
- 但小米汽车尚未盈利,直接 IPO 需满足科创板或港股的 “未盈利企业上市” 条件(如市值≥40 亿元且收入≥1 亿元),这一条件虽可满足,但市场对亏损企业估值更为谨慎。
- 小米汽车的盈利前景
小米汽车 2024 年交付 13.68 万辆,营收 321 亿元,但每辆车亏损约 4.5 万元。若 2025 年达成 35 万辆交付目标,规模效应下亏损可能收窄,但短期内盈利难度较大。参考极氪、蔚来等车企的上市路径,通常需年销量超 50 万辆、毛利率超 20% 才具备独立 IPO 的估值基础。小米汽车目前毛利率约 18.5%,仍需时间优化成本结构。
三、行业环境与竞争压力
- 新能源汽车 IPO 窗口期收窄
2024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板块估值普遍回调,极氪、零跑等车企 IPO 时面临估值压力。例如,极氪 2024 年 IPO 估值仅 51.3 亿美元,远低于 Pre-A 轮的 130 亿美元。市场对 “烧钱扩张” 模式的容忍度降低,更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稳定性。小米汽车若此时独立 IPO,可能面临估值折扣风险。
- 竞争对手的估值对比
蔚来、理想、小鹏等头部新势力当前市值约 200-300 亿美元,而小米汽车 2024 年营收规模仅为蔚来的 1/3(蔚来 2024 年营收约 1000 亿元)。若小米汽车独立 IPO,估值可能对标二线新势力(如零跑、哪吒),但需在技术、品牌溢价上进一步突破以支撑估值。
四、潜在路径与时间窗口
- 短期可能性(2025 年内)
- 可能性较低:小米汽车尚未盈利,且集团战略重心仍在产能扩张(二期工厂 2025 年 6 月投产)和产品迭代(YU7 计划 2025 年上市)。独立 IPO 需至少 1 年以上筹备期,且需向监管部门提交分拆方案,2025 年内完成的可能性较小。
- 中期可能性(2026-2027 年)
- 需满足盈利条件:若小米汽车 2026 年销量突破 50 万辆、毛利率提升至 20% 以上,且集团分拆政策进一步放宽,独立 IPO 的可行性将显著增加。参考吉利分拆极氪的路径,小米可能选择在汽车业务盈利后,通过港股或美股分拆上市。
- 替代融资方式
小米可能优先通过集团增发、引入战投等方式融资。例如,2025 年 3 月的 425 亿港元融资已为汽车业务提供充足弹药,短期内无需依赖 IPO 输血。
结论:2025 年独立 IPO 概率较低,中期可能性需观察盈利进展
综合以上分析,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独立 IPO 的概率较低,核心原因包括:
- 战略选择:小米集团坚持内部融资,拒绝外部资本干扰;
- 财务门槛:汽车业务尚未盈利,分拆上市条件不成熟;
- 市场环境:新能源汽车估值承压,独立 IPO 可能面临估值折扣。
未来关注点:
- 盈利时间表:若小米汽车 2026 年实现单季度盈利,分拆上市进程可能加速;
- 政策动态:中国证监会对分拆上市的审核标准是否进一步放宽;
- 行业估值修复:全球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信心恢复情况。
若小米汽车在技术、销量、盈利性上实现突破,2026-2027 年独立 IPO 的可能性将显著提升,但 2025 年仍将以集团内部支持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