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su7合作车企

2025-04-23 07:36:09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小米su7合作车企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 SU7 在 2025 年的合作车企主要集中在供应链与技术协同领域,其生产模式以自建工厂为主,同时通过战略合作提升产能与技术竞争力。以下是具体合作动态及相关分析:

一、生产制造:自建工厂为主,代工合作补充


  1. 北京经开区超级工厂
    小米 SU7 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由小米自主投资建设。该工厂一期于 2023 年竣工,二期于 2025 年中投产,设计年产能达 35 万辆。工厂采用一体化压铸、机器人集群等智能制造技术,生产节拍提升至 68 秒 / 台,零部件通用化率达 78%。

    • 技术亮点:9100 吨一体化压铸设备可将 72 个零部件一次成型,焊点减少 840 个,车身减重 17%;全域智能热泵 2.0 系统提升冬季续航达成率至 83%。
    • 产能表现: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累计交付超 32 万辆,单月交付量稳定在 2 万辆以上,二期工厂投产后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2. 代工合作:北汽蓝谷与比亚迪

    • 北汽蓝谷:尽管小米 SU7 的核心产能来自自建工厂,但 2023 年工信部公告显示,部分车型曾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北汽越野)代工生产。2025 年,小米与北汽蓝谷在电芯工厂建设上深化合作,共同投资设立北京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电池智能制造。
    • 比亚迪:部分 SU7 车型采用比亚迪旗下襄阳弗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双方在电池供应层面保持合作。


二、供应链与技术合作:聚焦核心领域


  1. 电池技术:宁德时代主导
    小米 SU7 的高端车型(如 SU7 Ultra)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能量密度达 280Wh/kg,支持 4C 超充,冬季续航达成率提升至 83%。双方还联合开发电解液成分,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此外,小米与宁德时代在充电网络上合作,14000 + 蔚来充电桩接入小米充电地图。

  2. 电驱系统:汇川技术与方正电机

    • 汇川技术:为 SU7 提供峰值功率 220kW/275kW 的驱动电机,适配 800V 高压平台。
    • 方正电机:2024 年底交付 10 万台电机,用于 SU7 首批量产车,其扁线油冷电机技术参数与工信部公示信息高度匹配。

  3. 智能驾驶:联合电子与经纬恒润

    • 联合电子:提供单电机版本的驱动系统,并参与智能驾驶算法调试。
    • 经纬恒润:供应激光雷达及 ZCU 控制单元,支持 Xiaomi Pilot 3.0 系统的城市 NOA 功能。

  4. 热管理与底盘:拓普集团与舍弗勒

    • 拓普集团:提供空气弹簧、减震器等底盘部件,优化车辆操控性能。
    • 舍弗勒:供应轮毂轴承及转向系统,提升底盘轻量化与可靠性。


三、生态协同:车企与科技企业联动


  1. 充电网络:蔚来、小鹏、理想
    小米与 “蔚小理” 达成充电补能网络合作,14000 + 蔚来充电桩、9000 + 小鹏充电桩、6000 + 理想充电桩接入小米充电地图,支持扫码充电与即插即充服务。

  2. 智能座舱:高通与泽景电子

    • 高通:提供骁龙 8295 座舱芯片,支持多屏交互与 AI 语音助手 “小爱同学”。
    • 泽景电子:供应 AR-HUD 显示技术,实现导航信息与实景融合。

  3. 生产自动化:思灵机器人
    思灵机器人为小米打造柔性组装线,负责域控制器的自动化组装与测试,单位小时产量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30%。


四、争议与未来布局


  1. 代工模式的潜在调整
    部分分析认为,小米可能借鉴蔚来与江淮的代工模式,将部分产能移交北汽蓝谷,利用麦格纳生产线提升品控。但目前官方尚未确认这一合作。

  2. 技术迭代压力
    面对蔚小理 2025 年全域 800V 平台与 4C 超充技术的竞争,小米需加速技术升级,其 2025 款 SU7 已搭载碳化硅电控与全域智能热泵系统,试图缩小差距。


总结


小米 SU7 在 2025 年的合作以自建工厂为核心,通过与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头部供应商深度绑定,构建了覆盖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的完整供应链。尽管存在与北汽蓝谷、比亚迪的代工传闻,但当前产能仍以自建为主。未来,随着二期工厂投产与技术迭代,小米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小米su7合作车企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332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