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汽车 SU7 的 “拍片” 计划呈现出多维度的品牌传播策略,既包括官方宣传片的持续更新,也涉及影视植入、用户共创等创新形式。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深度解析:
一、官方宣传片:技术与情感的双重表达
- 性能与科技的极致呈现
小米 SU7 在 2025 年推出了多部官方宣传片,如《勇气》和《Let's Go!小米 SU7|人车合一・我心澎湃 极限漂移 TVC》,通过高速赛道、极限漂移等场景展示其 1548 马力的动力性能(0-100km/h 加速 1.98 秒)和 L3 级智能驾驶系统的稳定性。这些视频不仅强调硬件参数,还通过 “人车合一” 的叙事传递驾驶乐趣,例如 “车内一镜到底” 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副驾,感受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精准操控。
- 生态互联的场景化演绎
宣传片中多次出现小米生态链产品的联动,如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预热、与智能家居设备无缝连接等。例如,一部名为《今天的智能,回应我们的本能》的短片,将 SU7 的智能座舱与家庭场景结合,展示用户到家前自动开启空调、灯光的全生态体验。
二、影视植入:从配角到 “技术入股” 的突破
- 影视剧与综艺的深度合作
小米 SU7 在 2025 年成为娱乐圈的 “万能配角”,频繁出现在热门影视剧中。例如,在某都市剧中,主角在 SU7 内完成 “吵架 - 流泪 - 复合” 的情感戏码,观众还能通过车机屏幕切换视角,仿佛参与剧情互动。此外,SU7 还在综艺中展示天窗弹幕功能,明星通过车机系统实时吐槽导演,成为节目亮点。
- 技术赋能降低拍摄成本
片方透露,SU7 的激光大灯可模拟探照灯效果,氛围灯能自动切换 “悬疑蓝”“甜宠粉” 等情绪色调,帮助剧组节省 30% 的特效费用。导演评价称:“这车比某些演员还会带情绪。” 这种 “技术入股” 模式不仅提升了品牌曝光,还为行业提供了低成本拍摄方案。
三、用户共创与线下活动:构建参与式传播
- “米车宇宙” 平台的二创生态
小米推出 “SU7 虚拟偶像计划”,用户可将自己的车辆生成 3D 模型,参与线上竞速、灯光秀设计等活动。点赞超百万的作品可解锁 “鸟巢车灯光秀” 特权,甚至有粉丝花费 50 万元为爱车购买推广位,形成独特的粉丝经济。
- 工厂参观与 UGC 内容激励
小米汽车工厂 5 月场参观活动开放预约,入选用户可携带亲友参与生产线探秘,并授权官方使用其肖像及拍摄素材用于宣传。此外,抖音平台的 “小米汽车” 账号已发布 20 个视频,粉丝量达 1.2 万,其中高赞作品《小米汽车》获得 20.6 万点赞,鼓励用户分享用车体验。
四、行业展会与事件营销:强化品牌声量
- 上海车展的 “技术突围”
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小米 SU7 Ultra 成为焦点,其环形投影屏、V8s 电机(综合功率 1138kW)等配置吸引了大量关注。尽管原计划的 SUV 车型 YU7 缺席,但 SU7 全系通过智能驾驶演示、车机系统互动体验等方式,巩固了 “智能电动车标杆” 的形象。
- 产能与交付的话题制造
小米汽车 2025 年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二期工厂投产后年产能超 30 万辆。雷军通过微博、直播等渠道高频次曝光,将产能爬坡与 “卷死合资品牌” 的口号结合,形成舆论热点。
五、未来趋势:从产品宣传到生态叙事
- 技术落地的透明化传播
针对智能驾驶争议,小米可能通过纪录片形式公开事故调查过程,并展示 NOA 功能优化方案,例如在《小米 SU7 智能驾驶进化史》中,通过工程师访谈和路测实录,重建用户信任。
- 全球化布局的内容适配
随着 SU7 进入欧洲市场,小米或将推出多语言版本宣传片,强调其欧盟 NCAP 五星安全认证、超充网络覆盖等本地化优势,同时联合海外 KOL 进行试驾测评,扩大国际影响力。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 SU7 的 “拍片” 策略已从单纯的产品宣传升级为生态化、场景化的品牌叙事。通过官方视频、影视植入、用户共创、行业展会等多维度传播,小米不仅强化了 SU7 的性能与科技标签,更将其塑造为连接用户生活、娱乐与工作的智能终端。这种 “技术 + 情感” 的双重表达,有望帮助小米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进一步巩固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