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工信部最新公告及行业动态,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工信部申报呈现出多车型、多版本密集推进的特点,具体信息可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核心申报车型与技术参数
- 小米 YU7(首款纯电 SUV)
- 申报时间线:
- 2024 年 12 月首次出现在工信部第 390 批申报目录,2025 年 1 月 10 日第 391 批公示进一步披露核心参数,2 月 20 日第 392 批申报图曝光。
- 产品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五座布局,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动力配置:
- 单电机版:后置电机最大功率 235kW,匹配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60km。
- 双电机四驱版:前电机 220kW + 后电机 288kW,综合功率 508kW,最高车速 253km/h,续航 820km(搭载宁德时代 101.7kWh 电池)。
- 技术亮点:800V 高压平台支持 5 分钟补能 150km,搭载小米自研智能底盘 “途灵”,支持 CDC 连续阻尼控制。
- 申报时间线:
- 小米 SU7 Ultra(性能旗舰)
- 申报进展:2025 年 1 月进入工信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目录》,2 月发布量产版官图。
- 核心参数:
- 三电机系统(双 V8s+V6s),综合功率 1138kW(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7 秒,CLTC 续航 630km。
- 碳纤维车身覆盖面积 3.74㎡,整备质量<2400kg,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Ⅱ 代电池,支持 480kW 超充。
- 市场定位:预售价 52.99 万 - 81.49 万元,目标打破纽北赛道四门电动车圈速纪录。
- 其他申报车型
- 小米增程 SUV(内部代号 “昆仑”):2025 年四季度亮相,定位中大型 SUV,采用 1.5T 增程器 + 后轮转向,CLTC 综合续航 1500km,起售价或低于 15 万元。
- SU7 改款车型:2025 年 3 月申报璀璨洋红 15 周年纪念版,新增专属配色及碳纤维组件,选装价 9000 元。
二、产能与市场策略
- 工厂建设:
- 北京亦庄二期工厂 4 月完成规划验收,7 月投产,年产能提升至 35 万辆,支撑 30 万辆年销目标。
- 海外工厂布局启动,计划 2027 年在欧洲、东南亚建厂,首款出口车型为 SU7 Ultra。
- 销售网络:
- 2025 年门店数量突破 2000 家,覆盖 90% 地级市,配套 29 家服务中心。
- 充电网络接入蔚来、小鹏等 3 万余个第三方充电桩,高速服务区覆盖率超 90%。
- 政策适配:
- 小米 YU7 因采用旧国标(2020 版)通过申报,可生产至 2027 年 7 月,后续需升级至 2025 版新国标。
- 受益于 2025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单车最高可获 2 万元报废更新补贴。
三、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智能驾驶:
- 2025 年 2 月全量推送 “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HAD)”,支持无图城市 NOA,但近期事故暴露 AEB 功能不识别锥桶等障碍物。
- 硬件配置:SU7 Ultra 搭载双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128 线激光雷达,支持 OTA 升级至 L3 级。
- 三电系统:
- 800V 碳化硅平台量产,充电效率提升 40%,SU7 Ultra 电耗降至 16.5kWh/100km。
- 自研电池管理系统(BMS)实现续航达成率超 90%,冬季续航衰减降低 15%。
- 行业竞争:
- 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 焕新版(CLTC 续航 719km,售价 26 万元),通过生态联动(小米智能家居)构建差异化优势。
- 面临理想 L7、问界 M7 等增程式车型分流家庭用户,需在智能化与性价比间平衡。
四、风险与挑战
- 产能爬坡压力:
- 二期工厂 7 月投产后,供应链管理(如宁德时代电池供应)需同步优化,避免出现 SU7 交付延迟问题。
- 技术可靠性争议:
- 近期 SU7 高速事故引发智驾功能信任危机,需加速算法迭代(如提升障碍物识别能力)。
- 政策与成本风险:
- 新国标实施后,2027 年前需完成车型升级,预计每辆车改造成本增加 5%-8%。
- 锂价波动可能影响电池成本,小米计划通过钠离子电池(2026 年量产)降低依赖。
五、用户关注点与建议
- 交付时间:
- SU7 标准版 / Pro/Max 交付周期仍长达 42-49 周,YU7 预计 6-7 月上市,建议优先选择现车或通过小米 APP 查询排产进度。
- 配置选择:
- 注重性能可选 SU7 Ultra(三电机 + 碳纤维套件),家庭用户建议关注 YU7 双电机版(续航 820km + 智能底盘)。
- 政策红利:
- 2025 年报废国四旧车并购买小米新能源车型,可叠加 2 万元补贴,建议通过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平台” 申报。
总结
小米汽车 2025 年工信部申报展现出 “高性能 + 多品类” 的战略布局,YU7 与 SU7 Ultra 的密集上市将强化其在 20 万 - 80 万元市场的竞争力。然而,产能释放、智驾技术可靠性及政策适配性仍是影响其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可重点关注 6 月上海车展 YU7 实车发布及三季度 SU7 Ultra 交付动态,结合补贴政策选择最优购车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