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首款新车为小米 YU7(中文命名 “小米御 7”),这是其继 2024 年纯电轿车 SU7 之后推出的第二款车型,也是品牌首款纯电动中大型 SUV。以下是关于该车型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产品信息
1. 定位与设计
- 市场定位:主打中高端家庭用户市场,对标理想 L7、问界 M7 等车型,兼顾豪华感与实用性。
- 车身尺寸:长 4999mm、宽 1996mm、高 1600mm,轴距 3000mm,提供 5 座布局,后排腿部空间达 980mm,后备箱容积 570L(扩展后 1400L)。
- 设计语言:延续小米 SU7 的 “科技仿生学” 风格,采用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尾灯及悬浮式车顶,风阻系数低至 0.23Cd。前脸保留 “鲨鱼鼻” 造型,搭配可发光 LOGO,辨识度极高。
2. 动力与续航
- 驱动系统:提供单电机后驱(235kW)和双电机四驱(220kW+288kW)两种版本,综合最大功率 508kW,峰值扭矩 950N・m,零百加速最快 4.2 秒。
- 电池与续航: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容量分别为 96.3kWh(后驱版)和 101.7kWh(四驱版),CLTC 续航里程最高达 82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快充,充电 5 分钟可补能 150 公里。
- 底盘技术:采用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标配 CDC 连续阻尼可调系统,可选装空气弹簧,支持智能预瞄功能(通过激光雷达提前识别路面颠簸)。
3. 智能科技
- 自动驾驶:搭载小米自研的HyperOS 智能驾驶系统,配备 1 颗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及 12 颗超声波雷达,算力平台为 NVIDIA Orin X(双芯片 508TOPS)。支持以下功能:
- 城市 NOA:全国无图通行,可自动识别红绿灯、避让行人、绕行障碍物。
- 高速领航: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支持 135km/h 时速下的 AEB 紧急制动。
- 代客泊车:记忆泊车、跨楼层泊车、极窄车位泊车(最小宽度 2.2 米)。
- 智能座舱:
- 车机系统:基于澎湃 OS 深度定制,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持 5G 网络、UWB 数字钥匙及小米生态互联(手机、家电无缝联动)。
- 硬件配置:17.3 英寸中控屏 + 10.25 英寸副驾娱乐屏 + AR-HUD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配备 25 个哈曼卡顿扬声器(含头枕音响)。
- 交互功能:语音助手支持连续对话、方言识别、手势控制,可通过小米手环、手表远程控车。
二、上市计划与价格
- 上市时间:2025 年 6 月发布,7 月启动交付,首批车型为双电机四驱版。
- 售价区间:预计 30 万 - 40 万元,具体版本定价如下:
- 单电机后驱标准版:30.99 万元
- 单电机后驱长续航版:33.99 万元
- 双电机四驱 Pro 版:36.99 万元
- 双电机四驱 Max 版:39.99 万元
- 预售权益:首任车主可享终身免费基础流量、3 年免费充电(每月 1000 度)、免费安装家用充电桩等。
三、供应链与产能
- 核心供应商:
- 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 电机:汇川技术(碳化硅电驱系统)
- 智能驾驶: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地平线(征程 6 芯片)
- 底盘:拓普集团(空气悬架)、保隆科技(传感器)
- 生产基地:北京亦庄工厂二期(年产能 15 万辆),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焊装车间机器人覆盖率达 98%。
四、市场竞争与挑战
1. 竞品分析
- 直接竞品:
- 理想 L7:31.98 万 - 37.98 万元,增程式混动,空间更大(轴距 3105mm),适合家庭用户。
- 问界 M7:24.98 万 - 32.98 万元,鸿蒙智驾系统,生态整合强。
- 小鹏 G9:26.39 万 - 35.99 万元,800V 高压平台,超快充技术领先。
- 差异化优势:小米 YU7 在续航、智能驾驶硬件(激光雷达全系标配)、小米生态互联方面更具竞争力。
2. 潜在风险
- 产能爬坡:小米 SU7 因产能不足导致等车周期长达 50 周,YU7 需避免重蹈覆辙。
- 市场信任度: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高速事故引发的智能驾驶安全性争议可能影响消费者对 YU7 的信心。
- 价格战: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竞争加剧,特斯拉 Model Y、比亚迪唐 EV 等车型可能降价冲击市场。
五、小米汽车 2025 年战略布局
- 销量目标:全年交付 30 万辆,其中 YU7 贡献 15 万辆。
- 技术攻坚:投入 300 亿元研发费用,重点突破固态电池、L3 级自动驾驶、AI 大模型车端应用。
- 全球化:以 SU7 Ultra 试水欧洲市场,YU7 计划 2026 年进入东南亚,与本土车企合作建厂。
- 生态扩张:深化 “人车家全生态”,推出小米汽车专属智能家居产品,实现跨设备无缝协同。
总结
小米 YU7 作为品牌首款 SUV,承载着拓展市场份额、完善产品矩阵的重要使命。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小米生态整合、高性价比的智能科技配置,以及对标高端车型的性能表现。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 SUV 市场,YU7 需在产能、品控、品牌信任度等方面持续发力,方能实现雷军提出的 “三年三款车,五年销量百万” 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