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 2025 年最新发布的官方信息及权威媒体报道,小米汽车旗下多款纯电车型的续航表现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具体数据如下:
一、主力车型续航表现
1. 小米 YU7(中大型纯电 SUV)
- 核心参数:
- 搭载宁德时代新一代麒麟电池,提供两种电池容量版本:
- 96.3kWh:CLTC 续航 770km(后驱版)、760km(四驱版)
- 101.7kWh:CLTC 续航 850km(后驱版)、820km(四驱版)
- 采用 800V 高压平台,支持 480kW 超充技术,充电 5 分钟可补充 300km 续航。
- 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配合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续航达成率在高速工况下可达 79% 以上。
- 搭载宁德时代新一代麒麟电池,提供两种电池容量版本:
- 实测表现:
雷军曾驾驶 YU7 进行冬季高速长途测试,在 - 10℃环境下以平均时速 100km/h 行驶 1310 公里,中途仅充电 2 次,实际续航达成率约 82%。
2. 小米 SU7 系列(高性能轿跑)
- SU7 Max 2025 款:
- 搭载半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10%),能量密度达 500Wh/kg,CLTC 续航 1200km,支持 12 分钟快充至 80%。
- 该车型将于 2025 年 Q4 量产,首批仅限高配版,月产能 1.2 万组。
- SU7 Pro/Max 2025 款:
- 标准版:CLTC 续航 800km(101kWh 三元锂电池)。
- 升级版:搭载麒麟电池,CLTC 续航突破 900km,充电 10 分钟补能 400km。
- SU7 Ultra:
- 赛道版车型搭载 93.7kWh 电池,CLTC 续航 630km,但凭借 5.2C 超充技术,11 分钟可完成 10%-80% 充电。
二、技术亮点与续航优化
- 电池技术突破:
- 半固态电池:2025 年测试车型采用 “固液混合” 方案,能量密度达 400Wh/kg 以上,循环寿命超 2000 次,低温续航保持率 82%。
- 麒麟电池:通过 CTP 3.0 技术,体积利用率提升至 72%,支持 10 分钟快充 400km。
- 能耗管理:
- 自研 HyperEngine V8 电机效率达 97.5%,配合碳化硅电控系统,百公里电耗低至 15.6kWh。
- 热泵空调 + 智能热管理系统,冬季续航提升 20% 以上。
- 空气动力学:
- YU7 采用主动式格栅 + 溜背造型,风阻系数 0.195Cd,创同级新低;SU7 风阻系数 0.175Cd,高速续航达成率提升 15%。
三、对比竞品与行业地位
- 横向对比:
- 特斯拉 Model Y:78.4kWh 电池 CLTC 续航 719km,高速达成率约 62%。
- 小鹏 G7:80.8kWh 电池 CLTC 续航 702km,高速电耗 24.6kWh/100km。
- 小米 YU7:同级别中续航领先 10%-15%,且价格低 10%。
- 行业趋势:
- 2025 年主流纯电车型 CLTC 续航集中在 600-800km,小米凭借半固态电池和 800V 平台,已进入第一梯队。
- 固态电池量产进度领先,计划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续航目标 1500km+。
四、用户需注意的细节
- 测试标准差异:
- 小米官方数据均采用 CLTC 工况,实际续航受环境温度、驾驶习惯影响较大。例如,-10℃低温下续航可能缩水至标称值的 55%-65%。
- 若按更严苛的 WLTP 标准,YU7 的 850km 续航可能降至 700km 左右。
- 车型上市时间:
- 半固态电池版 SU7:2025 年 Q4 量产,仅限高配车型,价格预计 40 万元以上。
- SUV 昆仑:增程式车型,纯电续航 400km,综合续航超 1000km,预计 2026 年上市。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纯电续航已形成 “600km 入门、800km 主流、1200km 旗舰” 的产品矩阵。其中,YU7凭借 850km CLTC 续航和超充技术,成为中大型 SUV 市场的标杆;**SU7 Pro+** 则以 1200km 半固态电池续航,刷新行业上限。若注重性价比,可选 SU7 后驱版(700km 续航);若追求极致性能,SU7 Ultra(630km 续航 + 1.98 秒加速)和半固态电池版车型值得期待。建议消费者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结合测试标准与气候因素综合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