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新能源汽车 2025 年的招聘计划已全面启动,覆盖技术研发、销售服务、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且呈现出鲜明的创新导向与用户思维。以下从岗位类型、招聘标准、地域布局、申请渠道及未来趋势五个维度展开分析,结合最新动态为求职者提供参考:
一、核心岗位类型与职责要求
1. 技术研发类(占比约 40%)
- 智能驾驶方向:
- 算法工程师(35-65k / 月):需精通激光雷达点云处理、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熟悉 NVIDIA Orin 平台开发,有自动驾驶量产经验者优先。
- 仿真测试工程师(25-40k / 月):负责自动驾驶系统在 CARLA、Prescan 等平台的闭环测试,要求具备 Python/C++ 开发能力及 ISO 26262 功能安全认证。
- 三电系统方向:
- 电池热管理工程师(20-35k / 月):主导 800V 高压平台电池包热失控防护设计,需掌握 ANSYS Fluent 热仿真工具,熟悉 CTP/CTC 技术路线。
- 电机控制算法工程师(25-45k / 月):开发碳化硅逆变器控制策略,要求具备 FOC 算法优化经验及电机 NVH 问题解决能力。
- 车联网方向:
- 车载 OS 开发工程师(20-35k / 月):基于 Android Automotive OS 进行深度定制,需熟悉 AGL 开源项目及 QNX 实时系统。
- V2X 通信工程师(25-40k / 月):主导 5G NR-V2X 协议栈开发,要求熟悉 3GPP Release 16 标准及 C-V2X 直连通信技术。
2. 销售服务类(占比约 35%)
- 城市经理(20-40k / 月):
- 负责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区域销售管理,要求 5 年以上新能源汽车行业经验,具备经销商网络搭建能力,熟悉 NIO Day、特斯拉交付模式等创新营销手段。
- 零售顾问(1-1.5 万 / 月):
- 需持有 C1 驾照且驾龄 2 年以上,能熟练操作小米 SU7 的 HyperOS 系统,通过游戏化试驾(如模拟纽北赛道)展示车辆性能。
- 服务技术专员(6-9k / 月):
- 提供移动上门维修服务,要求掌握高压电工作业技能(特种作业操作证),熟悉小米汽车三电系统诊断流程。
3. 生产制造类(占比约 25%)
- 智能制造工程师(15-25k / 月):
- 主导焊装车间的 FANUC 机器人集群调试,要求熟悉 ROS 工业机器人操作系统及数字孪生工厂建设。
- 供应链计划专员(10-18k / 月):
- 运用 APS 高级排程系统优化生产计划,需具备汽车行业 MRPⅡ/ERP 系统实施经验,熟悉 JIT/JIS 生产模式。
二、颠覆性招聘标准与评估方式
1. 能力模型重构
- 技术岗位:
- 新增 “驾驶热爱度” 考核项,要求候选人提供真实赛道驾驶数据(如浙赛圈速)或《神力科莎》等模拟器成绩,曾有应届生凭借虚拟纽北圈速击败 3 年经验竞争者。
- 销售岗位:
- 面试必问 “最近一次驾驶体验”,能精准描述不同车型底盘调校差异(如 “SU7 的悬挂支撑性优于 Model 3”)者优先录取。
2. 评估工具创新
- 技术岗:
- 采用 “双轨制” 测评:线上通过 NVIDIA DRIVE Sim 进行自动驾驶场景模拟测试,线下使用小米自研的 “HyperTest” 平台进行实车功能验证。
- 销售岗:
- 引入 “用户画像匹配度” 算法,基于候选人的社交媒体数据(如汽车论坛活跃度、改装车兴趣标签)评估潜在用户服务能力。
三、地域布局与工作地点
1. 研发中心
- 北京总部:聚焦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占技术类岗位的 60%。
- 上海分中心:重点布局车联网与数字座舱,招聘车载 OS 开发工程师、V2X 通信工程师等岗位。
2. 生产基地
- 武汉工厂:2025 年产能规划达 30 万辆 / 年,主要招聘智能制造工程师、供应链计划专员等岗位。
- 南京工厂:聚焦电池 Pack 生产,需具备 CTP/CTC 技术经验的工艺工程师。
3. 销售网络
-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 53 个城市设有销交服岗位,零售顾问需接受跨城轮岗培训。
- 新势力城市:在合肥、成都等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 30% 的城市,增设 “城市体验官” 岗位,负责用户社群运营。
四、申请渠道与流程优化
1. 多元化投递方式
- 校园招聘:
- 登录小米集团校园招聘官网,搜索 “汽车销交服” 岗位,支持内推码优先筛选,2025 届应届生需在 5 月底前完成网申。
- 社会招聘:
- 通过猎聘网投递技术类岗位(如底盘产品经理),或在智联招聘申请销售类岗位(如广州产品专家),部分岗位接受 “带项目投递”(如自动驾驶算法开源项目成果)。
2. 全流程加速机制
- 技术岗:
- 采用 “72 小时极速反馈” 模式,通过初筛的候选人 48 小时内安排技术面试,72 小时内发放 Offer。
- 销售岗:
- 引入 “虚拟门店实训” 环节,候选人需在小米汽车 APP 完成 3 次线上带看模拟,表现优异者可跳过初面直接进入终试。
五、未来趋势与职业发展
1. 技术迭代加速
- 2025 年将启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相关岗位要求具备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研究背景,预计薪资上浮 30%。
- 计划推出 L4 级自动驾驶功能,算法工程师需掌握 Transformer 架构在 BEV 感知中的应用。
2. 组织形态创新
- 试点 “项目制小组”:技术人员可自由组队参与 “HyperOS 智能座舱优化” 等内部创业项目,成功落地后团队可获得股权激励。
- 设立 “用户体验官” 轮岗计划:研发人员需定期到一线担任交付专员,深度理解用户需求。
3. 行业竞争格局
- 与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争夺智能驾驶人才,小米开出的薪资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5%-20%,且提供 “技术入股” 机会。
- 传统车企人才回流趋势明显,2024 年数据显示,30% 的技术岗新员工来自大众、丰田等合资企业。
六、针对性求职建议
1. 技术类候选人
- 建议在 GitHub 上开源自动驾驶相关项目(如基于 Apollo 的车道保持算法),并在简历中标注项目 Star 数及贡献度。
- 参加 “小米开发者大会” 等行业活动,争取与技术高管直接交流机会。
2. 销售类候选人
- 运营个人汽车自媒体(如抖音、小红书),展示对小米 SU7 的深度评测,粉丝量超 5 万可作为 “破格录用” 依据。
- 考取 “新能源汽车销售顾问”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提升专业背书。
3. 应届生
- 关注小米汽车暑期实习生计划(2025 年 5 月截止),表现优异者可直接获得校招终面资格。
- 参与 “小米汽车校园挑战赛”,如自动驾驶仿真竞赛、用户体验设计大赛,获奖者可进入 “人才快车道”。
七、典型岗位薪资对比(2025 年 Q2 数据)
岗位名称 | 小米汽车 | 行业平均 | 薪资溢价 |
---|---|---|---|
智能驾驶算法工程师 | 35-65k / 月 | 25-45k / 月 | +40% |
城市经理 | 20-40k / 月 | 15-30k / 月 | +33% |
电池热管理工程师 | 20-35k / 月 | 15-25k / 月 | +33% |
零售顾问 | 1-1.5 万 / 月 | 0.8-1.2 万 / 月 | +25% |
数据来源:猎聘网、智联招聘及小米汽车内部调研
八、常见问题解答
- Q:非汽车专业能否应聘技术岗?
A:接受计算机、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但需在简历中突出汽车领域项目经验(如智能车联 APP 开发)。
- Q:社招是否要求行业经验?
A:技术岗优先考虑有新势力车企经验者,销售岗可接受消费电子行业背景,但需证明用户运营能力。
- Q:工作地点是否可调剂?
A:技术岗以北京、上海为主,销售岗支持全国调配,生产岗集中在武汉、南京。
- Q:面试是否有英语要求?
A:技术岗需通过 CET-6,海外背景者优先;销售岗需具备日常英语沟通能力。
九、官方招聘渠道
- 官网:小米招聘(每日更新)
- 校招入口:小米集团 2025 届校园招聘
- 社招入口:猎聘网小米汽车专区
- 微信公众号:“小米招聘”(定期发布岗位解读与面试经验)
建议求职者每周一、周四刷新招聘页面,技术岗通常在工作日上午 10 点释放新职位,销售岗则多在周末更新。关注 “小米汽车” 官方微博可获取线下宣讲会及试驾体验活动信息,部分场次提供现场面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