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纽北原型车的核心信息可围绕小米 SU7 Ultra展开,其原型车与量产版的技术突破、赛道表现及战略意义如下:
一、原型车:刷新中国性能天花板
2024 年 10 月 28 日,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以6 分 46 秒 874的成绩,刷新了纽北四门车圈速纪录。这一成绩超越了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7 分 07 秒 55)、兰博基尼 Aventador SVJ(6 分 44 秒 97)等传奇车型,成为纽北史上最速四门车。
技术亮点:
- 动力系统: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双 V8s+V6s),最大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7 秒,最高车速超 350km/h。其中 V8s 电机转速达 27200rpm,动力输出密度领先行业。
- 轻量化设计:全车 24 处采用碳纤维材质(如前唇、尾翼、车顶),整车减重 599kg,整备质量仅 1900kg,轻于部分同尺寸燃油车。碳纤维材质占比达 40%,扭转刚度提升至 51000N・m/deg,超越布加迪威龙。
- 空气动力学:固定式赛用尾翼、超大扩散器、前轮风刀等设计,带来 2145kg 下压力,相当于车身重量的 1.13 倍,大幅提升赛道操控稳定性。
- 赛道级配置:配备 AP 六活塞制动卡钳、碳陶瓷刹车盘(前 430mm / 后 410mm),100-0km/h 制动距离仅 25 米;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支持 5.2C 快充,12 分钟补能 70%,保障连续赛道行驶。
二、量产版:兼顾日常与赛道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正式发布,预售价 81.49 万元起,计划 6 月挑战纽北量产车圈速榜。量产版保留了原型车的核心技术,但进行了日常化调校:
- 性能参数:三电机系统功率调整为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车速 350km/h,续航 600km(CLTC)。电池容量 93.7kWh,支持 897V 高压平台。
- 配置优化:标配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倍适登绞牙减振器,可调节悬架刚度与高度;内饰采用碳纤维方向盘、Alcantara 材质,配备激光雷达和澎湃 OS 系统,支持 L2 级辅助驾驶。
- 赛道模式:新增 “赛道大师” 功能,可实时显示 G 值、电池温度、电机负载等数据,并模拟 V12 声浪,提升驾驶沉浸感。
三、战略意义:技术突围与品牌升维
- 性能标杆:纽北刷圈是小米汽车技术实力的 “硬通货”,证明其在三电、底盘、空气动力学等领域达到国际顶尖水平。雷军表示,小米计划十年内成为纽北最快四门电动车。
- 市场定位:SU7 Ultra 量产版瞄准 80 万 - 100 万元高端市场,与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竞争,推动小米品牌向豪华化转型。
- 供应链整合:小米通过投资轻量化材料企业(如蜂窝铝镁合金型材),将 SU7 Ultra 车身成本降低 18%,毛利率提升至 5%,为后续车型铺路。
- 生态协同:SU7 Ultra 搭载澎湃 OS 系统,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无缝联动,强化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提升用户黏性。
四、挑战与展望
- 量产压力:北京亦庄工厂当前月产能约 1.5 万辆,订单积压超 8 万辆,二期工厂 6 月投产后年产能将达 45 万辆,但仍需应对供应链波动(如电池供应)。
- 技术迭代:特斯拉计划 2026 年推出 “纳米晶格钢” 车身,保时捷研发固态电池,小米需持续投入研发(2025 年研发预算超 300 亿元)以保持领先。
- 用户认知:SU7 Ultra 的赛道基因能否转化为日常驾驶体验,需通过市场验证。小米计划在上海、成都等国内赛道举办体验活动,强化性能标签。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与量产版的纽北挑战,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更标志着小米从 “性价比之王” 向 “技术引领者” 的转型。其背后是小米在三电技术、供应链整合、生态协同上的长期投入,以及对 “高端化” 战略的坚定执行。未来,随着 SU7 Ultra 量产交付和更多车型(如 SUV YU7)的推出,小米有望在智能电动车市场开辟新赛道。
